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字和书

(2008-11-09 17:22:45)
标签:

新中国文学史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杂谈

分类: 流年备忘

字和书

 

它终于摆在了我的案头。记得,是2004年春节的时候,念博二的二十七岁的我正为博论而奔忙,懵懵懂懂被导师唤至主楼700D,参与到了这样一项近乎神圣的事业中来。为新中国文学修史,以北师大百年中文的名义。然后,是漫漫长长一段与文字和史料纠缠的时光,记不清楚有过多少反复的痛楚和焦灼,穿过字里行间用情感和思绪织就的迷宫,攻陷字与字、句与句、段落与篇章的座座城池,抵达一个个临时的彼岸,划下一个个让自己身心舒展的句点。参与修史的师长和同事,应该不会想到,这项工作居然持续了四年之久。四年后的今天,我远离了毗邻校医院、“非典”期间让人闻风丧胆的二公寓;我每天和学生打交道,却愈加清醒地意识到早已阔别学生时代的海阔天高;我依旧如蠕虫每天穿梭在北京灰蒙蒙的三环路,隔着斑驳片片的车窗,也能闻到和现实一般渗着蛊惑意味和躁乱气息的尘烟。庆幸,我们还有文字,这些将记忆珍藏的文字,这些残留着青春碎影的文字。

文字,本身的存在是一种静的状态。它可以完全没有色彩,但若要人能够明白其中的情感,那必定需要有故事的人来书写。”青春华年,总是忙碌与失落的我们,文字成为了一种幸福的负担,或者,“一种想念的对象”。文字,让人懂得爱,懂得珍惜,尝透苦与乐,看透这世间人情冷暖。任何时候,谁都有资格去写,写那些生命中也许唯一能表述生活的文字。这个时候,字本身开始变得有故事,深沉且骄傲地舒展。字的累积,于是成了书。灵动的诗和絮语、飞扬的小说、面孔严肃的学术专著,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故事。在本书《后记》中,吾师写有这样一段话——“本书的编写工作是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艰难起步的……使北京师范大学的当代文学学科不得不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本书的完成则表明这一困境的结束”。平静的诉说,勾连起字与书的种种故事,除却我们自己,谁又能尝尽个中的甘苦百味呢?

捡拾生活的碎片,我们写字。

留驻思想和情感的成长印痕,收藏属于自己的小小的而又蓬勃的时代,那么——写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