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命的抗衡aidshiv鸡尾酒 |
分类: 光影年华 |
近二十年,中国居然没有一部像样的科教片,来告诉中国人AIDS的前世今生,以及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抵御狡猾而又脆弱的HIV。媒体对AIDS的狂轰滥炸,基本结果是将其彻底妖魔化和制造更大更普遍的恐慌。这个名叫《抗衡》的电影科教片,是中影集团和卫生部的合作项目,胶片拍摄,投资不菲,特技合成是主要制作手段,明年在全国院线以加片的方式上映(你马上会联想起许多年前电影放映之前少不了的《新闻简报》和科教片)。假设一下,阁下在享受《变形金刚》的想象力轰炸之前,愿意多花费十五分钟,来了解这样一个你自以为了解其实并不完全了解但又有必要了解的名词吗?绝大多数人的答案会是一样的。中影集团上这个项目需要一些勇气,它难以创收,甚至会挤掉大量可以盈利的贴片时间。我理解为这是一种责任,企业对社会要负责,国家对公民要负责,每个人更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这里提供的仅仅是脚本底稿,包杂的内容很多,离成片还有一定距离,仅有个人存档的意义。常来梁心茶社的朋友,你如果碰巧看到了它,不妨坚持读下去。欢迎博友跟帖,也欢迎诸位在自己的博客上转帖。
◎
这些生命体是那么的微小,人类用肉眼根本无法看见。可是,在这个星球上,它们已经繁衍了数亿年,比人类的进化漫长得多,也简单得多。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只有单一的细胞核,只能靠寄居在别的活细胞中才能够存活。
◎ 这种独特而神秘的微生物,被人们称之为“病毒”。
◎
病毒不断侵入其他生物体,再利用这些生物来复制自己,实现繁衍生息。
◎
这种病毒名叫HIV,在非洲黑猩猩的血液里已繁殖了数万代。大约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人类在猎杀黑猩猩时,含有这种病毒的黑猩猩血通过伤口的感染,意外地进入了人类的血液。为了生存,这种病毒必须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环境。就这样,微观世界里的HIV病毒,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变异。
◎
一场静悄悄的病变在人体内部进行,人类对此却一度浑然不知。
◎
1980年夏天,洛杉矶一名叫盖尔坦的同性恋者,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肺炎。这是一种只有在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情况下才能出现的病症。5例症状相似的患者短时间内先后死去,现有的治疗对他们毫无帮助。32岁的大夫迈克尔"戈特利布博士感到了情况的紧迫,他向医学界的同行们发出了警告。
◎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学者们,将这种未知的病种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译成中文,就是“艾滋病”。
◎
接下来的20多年,艾滋病开始了全球范围的蔓延。迄今为止,全世界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已超过7000万。平均每5秒钟,就有一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
[同期
◎
HIV病毒的形状像一个深水炸弹,直径只有150纳米,即使放大1万倍也只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它的外表有一层特殊的蛋白质,里面记载了它不断变异的遗传基因。
◎
进入人体血液之后,脆弱的HIV病毒必须马上找到一个藏身之所来繁衍后代,因为它的周围早已是危机四伏。
[同期
◎
HIV病毒清楚地知道,免疫大军很快就会发现它,并派出能征善战的特种兵将它消灭,这些士兵就是抗体和淋巴细胞。它必须在被发现之前尽快找到CD4细胞,因为CD4细胞相当于免疫大军的“指挥部”,是它在发布着战斗的指令。只要攻陷了这个“指挥部”,对方必然溃不成军。
◎
猎物终于出现了。这就是庞大的CD4细胞,它比HIV病毒大数万倍,却对HIV病毒的袭击束手无策。因为,HIV病毒外壳上的吸盘可以牢牢地抓住CD4细胞外的把手,而且它们外壳上的蛋白质成分相互匹配。很快,CD4细胞的保护层被溶解了,HIV病毒迅速钻了进去。它们现在终于安全了。难道,我们的指挥官对此一点察觉都没有吗?不。它发现了问题,并且也开始制造抗体与病毒抗衡。可是它没有想到的是:此刻,敌人已经悄悄躲进了它的身体。
◎
HIV取得了它进入人体血液的第一场重要胜利,此后一段时间是平静的,我们称之为“窗口期”,最短2-3周,一般不超过3个月。这段时期内,血液中的病毒很难被检测出来。“窗口期”过后,人体的免疫系统才会产生专门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抗体。
◎
确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唯一标准,就是检测人体内是否产生了艾滋病病毒抗体。除此之外,任何症状都不足以成为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依据。
[同期
◎
两军的实力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艾滋病病毒非常隐蔽,即使在显微镜下,也难以同正常的CD4细胞区分开来。HIV具有高超的捉迷藏本领,它们把自己藏在CD4细胞的DNA内部,利用组成这些DNA的材料来复制自己。当成数以亿万计的新病毒被制造出来后,它们会同时冲出已经死亡的CD4细胞,向其他CD4细胞发起迅猛的进攻。
◎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病毒感染的最初症状很快消失了,艾滋病进入了7到10年的“潜伏期”。这段时间里,HIV病毒用耐心而又残忍的方式摧毁着人体内的CD4细胞。由于没有身体不适的感觉,许多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从而成为了病毒的传播者。
◎
人体每毫升血液中约含有800个CD4细胞,在漫长的潜伏期内,HIV会逐渐把人体内的CD4细胞全部杀死。病毒感染者随之进入了“发病期”。此时,感染者体内的免疫军团已全军覆没,如同一个国家彻底丧失了防卫能力,暴露在入侵者虎视眈眈的包围之中。
[同期
◎ 到这里,故事结束了吗?难道这就是战争最后的结局吗?
[同期
[同期
◎
HIV主要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只有一种可能会导致这种病毒传播,那就是人体之间血液和体液的交换。
◎
血液,HIV生存的大本营。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最直接和最严重的一种情况。任何血液接触和交换的机会,都可以造成病毒传播。共用不洁注射器静脉吸毒、接受污染HIV的血液或血制品,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
◎
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与异性或同性感染者发生性行为,产生了体液的接触和交换,并且皮肤或黏膜发生破损的时候,传播才会成为可能。性伴越多,感染的危险越大。发生一次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在男同性恋者中传染HIV的概率约为1%。
◎
感染HIV的儿童中,90%源于母婴传播。如果不采取药物预防措施,大约有1/3感染了HIV的母亲,会通过妊娠、分娩和产后哺乳把艾滋病传染给婴幼儿。在不经任何治疗的情况下,被感染的婴儿往往会在3岁以前发病身亡。
[同期
◎
艾滋病,并不是一种可以被轻易传播的疾病。
◎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恋人间的接吻伴随着唾液的交换,那么,它会传染艾滋病吗?答案是否定的。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过通过唾液或共用口杯发生艾滋病传播的案例。有人推算过,如果要使唾液中的病毒达到感染量,一次要吞下200毫升感染者的唾液。当然,如果感染者和未感染者口腔同时出血或口腔内有溃疡,不排除病毒经血液传播的可能。
◎
还有人会问:动物会不会传播艾滋病?答案同样是否定的。除了黑猩猩,其他任何动物和昆虫都不会携带HIV。所以,与家畜家禽接触,或者被蚊虫叮咬,都不会有被传染的危险。
[同期
◎
然而对整个人类来说,面对这场以生命为名义的战争,除了奋起抗击,别无选择。
◎
1994年,抗蛋白酶抑制剂研制成功,揭开了人类正面抗击HIV的序幕。这是最早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人们欣喜地发现:应用这种药物之后,阻断了病毒感染新的T淋巴细胞,血中的病毒颗粒快速下降。可是,狡猾的HIV早就预备好了对付药物的办法。它们一边被清除,一边以爆炸性的速度自我复制;而且,新病毒在复制过程中有意露出破绽,不能精确地复制遗传信息,从而得以躲避药物的攻击。
◎
HIV就像冥顽不灵的石猴,精通七十二变。如果只用一种药物,它只要做小小的变化就可以存活,而且身体里很快就会产生抗体。这个事实让人们一度陷入绝望。这个三头六臂的病毒,当真是无法与之抗衡的恶魔么?
[同期
◎
我们不知道,当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博士尝试用多种药物混合治疗的方式来对抗艾滋病那一天,是不是品尝过一杯别有风味的鸡尾酒。
◎
“鸡尾酒”疗法,将蛋白酶抑制剂与其他多种抗病毒药剂混合使用;每一种药物针对病毒繁殖周期中的不同环节,可以有效抑制HIV在人体内的复制。鸡尾酒疗法应用于临床后,避免了单独用药时容易产生的抗药性问题,70%-80%的病人体内病毒随之下降,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也降低到了20%。
◎
能够将HIV病毒抑制在一定数量,是“鸡尾酒”疗法的最大贡献。然而,潜伏在人体内的HIV并没有被彻底清除。它们并不甘心就此沉寂,只要病人停止服药,即刻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同期
[字幕
14世纪中叶 鼠疫在欧洲大面积爆发
1894年 科学家查明鼠疫病原体 随后人类制成防治鼠疫的血清
1918年 流行性感冒在世界范围内爆发
20世纪初 科学家查明流感病原体 流感疫苗研制成功
20世纪 天花夺走全球近5亿人的生命
1980年 世界卫生大会宣布 天花被人类彻底消灭
[字幕
1985年 中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
1997年 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明“鸡尾酒”疗法
2005年 中国自行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进入一期临床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