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要革命,练口才先

(2007-07-01 11:24:12)
标签:

夜明

大会堂

口才

分类: 流年备忘

要革命,练口才先

 

28日,深影厂故事片《夜。明》全国首映。应多年的合作伙伴赵建国君邀,带了三两朋友和学生往人民大会堂捧场。同去的一位影评人如是调侃:电影讲的是孙中山“忽悠”华侨为革命融资的故事;放到今天,凭孙文上天入地的口才,一定会是《百家讲坛》的下一个主讲人。

 

电影显然是煞费苦心奔着讨巧路线去的,主旋律的格局,里面盛的是革命热血、异域情调、伟人秘史,还有三角恋、暗杀、清廷走卒的长辫子;首映礼上领导们的双语长篇大论甚至告诉我们,电影还有放眼中马(马来西亚)两国世代友好的追求。这是一部投入了巨大热忱的作品。但多面用力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文本意义结构和文化形态的不纯粹。谁都能从电影里找到你期望的元素,但每一种元素都只注入了三分力道,每每令人扼腕,痛感意犹未尽。尤其让人不满足的是,该片出自一名香港导演之手;主旋律题材贴上“港氏”标签后会呈现出怎样的面貌,本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遗憾的是,我们看不到它和大陆同类题材影片趣味上的分野,看不到它和《无间道》、《机动部队》甚至早期的《纵横四海》、《英雄本色》有任何精神血脉和表达技巧上的关联。电影本身可说的东西不太多,不得已放弃了为《电影》杂志张罗一组影评文字的念头。

 

这部电影的诞生,显然是多方力量博弈后的结果,个中必有不为人知的艰难,创作的主动空间也就不那么大。如今,成品已经供奉在大银幕上,这本身已是巨大的胜利。可以预期:鉴于题材的特殊,这部影片的票房未必尽如人意,但回收成本当是无虞,也自然会得到官方的褒奖和主流电影节的肯定。向制片人赵君,向为影片付出心力的人们致以庆贺。这些大汗淋漓奔波在创作最前线,将自己的呼吸、思索和汗水浸透到电影艺术当中去的人们,比起那些在空调吹拂的书斋中靠二手、三手“资料”起家、然后以电影布道者的身份自居坐而论道招摇撞遍者,更值得信赖和尊敬。

 

要革命,练口才先 

 小朱和姗姗:一个北京土著,一个杭州闺秀,充满青春热力的电影学研究生
 

要革命,练口才先

 身后这座建筑,最吸引我的是这些台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620剪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