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窝在书房一整天,愣不知窗外雨声风声。夜幕垂临,雷霹电闪,索性哗啦啦把窗帘扯开,点一根烟欣赏这夏夜极景。北京这个夏日爽快得紧,七月三十一天,居然有二十八天有雨,苦了屯货满仓的空调商,乐了我这样的欺冷怕热的“汗族”人。话又说回来,把汗水痛快淋漓地逼将出来,也是快事一桩。比如,连续几个周五的晚十点,打车到十公里外的东四环四得公园,做欧美同学会足球队的“外援”和一帮卷发碧眼的新疆佬过招。每到零点散场,浑身上下透湿,汗水如豆,一甩头,简直跟暴雨天旋转伞柄雨点四散而去的情状毫无二致。体力透支,一身疲塌,回家摸黑冲凉后往床上一晾,那惬意的滋味何足为人道哉?回想大学时代,从湖南师大南院踢比赛回来,拎只脸盆直奔水房,集体哼唱靡靡之音《心太软》,回宿舍后又靡靡地往下铺一横。于是,无与伦比的瞎扯淡的黄金时刻如约而来。我的大学时代的多少不可替代的记忆,都是在那些四肢困乏而舌头异常勤奋的时刻催生的。江湖夜雨十年枯灯,而今回想,恍如隔世矣。
日前胡乱写了篇关于超女的文字,点击量激增(当然,仅就本博客的日常访客流量而言),弄得本人很有些诚惶诚恐。为了制造情感上的落差效应,前两日我又恶作剧似地贴了一篇呆头呆脑的论文上去,果不其然,不仅招来某“寡人”的怨声,点击数也径直奔“新低”而去。这个火热出炉的实验成果,再度让梁心领悟Blog的深刻本质。还是张柠老兄棋高一着,打着“王菲临盆”的骇人标题,却“隔山打牛”一本正经地谈起传播学的玄奥理论。那些把王菲生BB看得比三峡决堤还重要的可爱的同志,兴冲冲杀将进来,结果被张大师喷了个一头雾水;心里头虽大呼上当,但也决计不说“看不懂”一类大白话的,只好不知所谓地骂骂咧咧、捉对厮杀一通,尔后甩手而去。还记得张兄向我描述此事时诡异且惬意的表情——“看他们骂作一团,好玩极了!”(大意)
搞革命工作,策略问题“相当”重要,断然是忽略不得。阵营不首先“壮大”起来,谈什么“复兴”的美梦?这个意义上,多几个抛头露面厉声疾呼的余秋雨刘心武易中天,当然不是坏事。近日,以汤一介、庞朴为首的国学大师们在新浪博客成立“乾元国学圈”,尽管摆不脱网站炒作的嫌疑,但多少也有点这个意思。曾忆《石头记》有云: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黑市上的黑心小贩往猪肉里注水,挂着羊头把狗肉卖得风生水起,你这时跟他谈什么宝钗黛玉、惜月葬花,是冷不防要被案板拍晕的。胆小怕事躲进林子里神情严肃的“高士”和“仙姝“们,毕竟也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时候,为啥不也耍它一出暗度陈仓的把戏,假“和路雪”奶油雪糕之名,兜售世外桃源的“晶莹雪”呢?
一句话:管他娘的,骗进林子里再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