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流年备忘 |
青岛广电中心。广电大楼,在中国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是标志性建筑之一,矗立着曾经一度的神秘和风华。这栋可以望见大海的大厦,和中国所有地市级电视台一样,十余年间历经了从“黄金年代”向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变迁。幸运的是,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时代,这栋大楼里的人们利用这座城市的优势资源,以野心勃勃的方式抢占了中国数字电视发展的先机。无论“青岛模式”遭遇了多少争议和诟病,至少,他们是这条道路上的先行人——生气腾腾,义无反顾。
啤酒,是这座城市最特殊和最“靓丽”的名片。青岛人自称几乎很少喝白酒,很惧怕北京的二锅头。他们的地盘,当然是由他们做主。没有虚辞假意,没有蛮横的“敬”与“陪”,但丝毫不妨碍山东人的直爽与性情。而右边这一位俨然公务员模样的同志,在究竟是主是客的问题上,显然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犹疑。
“大家记住了,江疯,这是我在北师大三年最铁的兄弟和最信得过的搭裆,还有,他是艺术学院近乎绝迹的荷枪实弹型才子。这厮被青岛市委组织部招了安,有效充实了基层党组织,却是北京文化界的损失。”
见过静吧,却没见过这么静的吧。那晚有雨,黑夜和大海融成混沌一片,SPR的外玻璃上爬着一道道散乱却多情的雨滴。
小佟MM的笑。显然,这是我当晚摄影最得意之作。如果一定要给它起个名字,不妨就叫《2046 之青岛森林》吧。
这张相片多少有些“灵异”色彩。晃动的镜头据说代表着某种不可言传的生存的迷惘。只是牺牲掉了阿峰那张英俊得酷似毛宁的面孔。那晚喝酒没有尽兴,是因为重逢的痛快早已湮没了湿漉漉的酒杯。
郑重推荐:江上风清http://www1.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93105&PostID=5944864&idWriter=0&Key=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