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流年备忘 |
应文学院学生会之邀,晚上与05级同学进行了一次散乱的交流。教二108,也就零零星星四五十人,让我高估了自己的“号召力”。和我十年前的大学时代一样,类似的活动,一定是老师比学生更热情。
讲座谈不上,不过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回忆过往的机会,而且能够让更年轻的朋友们分享那些几乎快被岁月掩埋的故事。那些故事,是否真实存在过?或者说,经过记忆的涂改,它们还存留了几分真诚和动人的颜色?自己居然也说不清楚了。还是张爱玲说得好,一切升华与浮华,都将成为惘惘的荒凉的记忆。
有趣的是,学生们自做的PPT,贴上的是我博一时候照的一张“仿古”相片(是从BLOG中下载的吧?)。中山装,典型的伪五四青年,挂着顽固的心事重重而又故作灿烂的笑。四年过去,把这件中山装作为毕业“信物”送给我的海清兄弟,依然在家乡景德镇,眼眸中升腾着古城的烟火,生活如岁月一般宁静。
前一篇:我如何感动自己
后一篇:对《兄弟》的“正面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