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尚的谎言与魅惑》自序

(2006-03-08 22:05:42)
分类: 时尚魅惑

《时尚的谎言与魅惑》自序 

 

 

公元2005627日。我和相识不相识的学友们,身披黑红相间的学位服,齐刷刷从北师大主楼前的广场步入英东学术会堂。对参与毕业典礼的每一位学子来说,这一天上午,将以异常隆重的方式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那一刻,所有人脸上的笑意都是如此沉静而自然。从内心渗出的浅浅的由衷的笑,是劳顿后的收成,是忙碌后的闲憩,是焦灼后的欣慰与坦然。我意外地得到了在典礼上致辞的机会。可是,当我煞费苦心把手中的“豪放派”讲稿念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忽然间意识到:属于自己的一段响亮的青春华年,也就在自己响亮的程式化宣告声中,戛然而止。

是的,除了这些旧的新的、故作深沉的肆无忌惮的文字,我无法找到更贴切的方式来揖别我的十年大学时代。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还有冬天的落阳……这十年间,从别梦依稀的长沙岳麓山到北京三环以内这一方罕见的“静土”——新外大街19号,光阴流转的故事每天每刻都在身旁上演。“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太多的已经成为“过去”,太多的将要别离,就在那些我曾以为将鲜活不朽的回忆也不断磨损和枯萎的时候,唯一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敝帚自珍的文字,穿过长长的时光隧道,见证着一颗年轻心灵在成长路途中的真纯感悟和真挚独语。

对我而言,也许,这就是写作的全部意义。它不仅记载了写作者精神漫游的轨迹,更存留着写作者生命延展和心灵成长的屐痕。翻捡自己过去写就的文字,每一个细微的句点,都犹如跃动在电脑显示屏或纸页间的精灵,它裹挟着你的思维、你的想象,它可以在一瞬间唤醒沉睡多年而又历历如昨的呼吸和记忆,让你不经意间与以往的回忆欣然重逢……

坚持写作的人们有福了。因为,省思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因为,从坚持的起点开始,你便拥有了以更丰盈和持久的方式展开人生的可能。

 

 

这个集子中的文章皆诞生于21世纪,除了少数几篇冗长的“报国无门”的“抽屉作品”,都曾经在各类报刊上公开发表。在我本人看来,这些文字更像一位思想旅游者世纪初的“私人文化地图”,它清楚地标识着写作者对当下种种“时尚”文化景观的体察视角和批判尺度;如书名《时尚的谎言与魅惑》所述,笔者游走于“时尚”的边缘——或沉迷或批判,或接受或疏离——既毫不隐讳自己热衷“时尚”的“世俗情结”,也试图展露自己身为所谓“经院派”的些许思想力度和批判锋芒。

我曾经在多篇文章中引用过尼采的同一句话:“他们扔给隐士的是不义和秽物,但是,我的兄弟,如果你想做一颗星星,你还得不念旧恶地照耀他们。”说到底,在今天的文化时势之下,拘泥于古老的“雅”、“俗”之辨并无多少实际意义。急剧“嬗变”的时代,呼唤着每一个具有思维能力的知识人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换句话来说:现在不是探究趋附还是拒斥“时尚”这一类问题的时候,更迫切的疑虑是:我们应该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来体验和反思斑驳陆离、令人目眩的“时尚”文化现象?

前后耗时五年的这本文集,便可以视为我对上述问题所做出的回答。也许,有的读者朋友会认为:它的关注领域是零散或断裂的,甚至于它的精神支点也处于游移之中;但我想说的是:不管是“零散”、“断裂”还是“游移”,不管是深刻还是浮浅,都出自我真实而真诚的思考和内心体验,都源于我对生机勃勃的现实世界敏感而不乏激情的言说。尽管已留驻高校忝为人师,但我并不期望用一味谨严肃穆的“学者风范”,来“扼杀”了这一份从容、不羁的“人间情怀”。

 

 

援引两段我所热爱的关于人生的文字,与翻开这本小书的读者朋友共勉:

 

人生是你对过往自我的回忆,是你感受中的自我。到那时,你能看到自己走了一条蜿蜒曲折修长的人生之路。在这路的每一段、每一点上,都有新鲜的感受,都有值得记忆的内容,都有令自己感到欣喜的发现,都有使自己心灵感到安慰的东西。你可能没有万贯家私,可能没有崇高的地位,可能没有显赫的名声,但你在精神上是充实的,在感受上是幸福的。不要欣羡用卑鄙的手段攫取到金钱、权力和名声的人们:他们没有人生!

——王富仁

 

我们注定的道路或结局,既不是享乐,也不是悲伤,而是行动。为了每一个明天,使我们比今天走得更远更长。

——[]朗费罗

 

 

200632深夜于北京百子湾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