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14·【灵川】大圩古镇(竖版)
标签:
房东数码影像关联文字旅游 |
分类: 【那里】 |
回答问题先:
这阵子常有“色博友”问到照片的问题,诸如“是否PS过了?”、“LOMO风格是如何做出来的?”、有的干脆就问“中间亮四角黑是怎样照的?”等等,后面的问题我一看就乐了,跟几年前的我一个熊样。
有的问题已零星回答过了,在此再集中答复一下。在回答之前首先声明:俺不是纯技术派、更不是PS高手,因此就不存在卖弄,只是实实在在地回答问题。过来人了,深知初烧摄友的心态。
数码照片,后期调整是必须的,无论小DC还是顶级器材。这就要求使用数码相机的朋友必须要掌握一点PS技术,哪怕仅仅会操作“光影魔术手”之类的简单软件,自动色彩、自动对比、自动曝光,轻点鼠标“三自动”,照片效果即有显著变化。这是最初级的,也是摄友最起码应该弄懂会做的。
Adobe Photoshop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专业图像处理软件,较复杂,操作起来有难度。但我想,对照片效果有较高要求的摄友还是应当学会,就是窗户纸,一捅就破。如果你拥有CANON·5D或NIKON·D200以上的器材仍不会Photoshop,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有假把式的重大嫌疑。再说了,Photoshop乐趣无穷,玩精深了,可使照片千变万化。有关Photoshop不是三言两语的事儿,在此借用同乡摄影师、也是PS高手安适的一则个案《铁路·少年》后期制作流程,有意的摄友不妨点击进入,阁下若智商正常,定会学到Photoshop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个人照片风格的形成是不容易的,我没有风格,但我有过思考和自身摄影的习惯,简单的讲就是:学习纪实摄影的大气和借鉴商业摄影的精致。这方面可以对应Marc Riboud的一句话“梦与纪律并不冲突,它们是一体两面。就像音乐,它建构在数学的精确之上,却从感觉和肺腑来打动我们。技巧和感性是分不开的”;同时我讨厌平白的无主张的风光摄影和人像摄影,如Andreas Feininger所言“一张技术上完美的照片可能是世上最乏味的图像”。
最近,资深影像批评家鲍昆有个谈话,再次阐述了“纪实”是当下世界摄影的主流,而中国摄影人绝大多数还沉浸在风光摄影或沙龙摄影之中……事态很严重,哈哈。我虽头顶“人文”的草帽,但也深知“纪实”才是人间正道,才是摄影的高地。有点扯远了,借题发挥一下。如果将摄影看作是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那就另当别论了。
你若标榜自己是个靠谱的摄影人并且想玩好视觉博客,就要学习和琢磨。我现在仍有个习惯,如果闲暇就会浏览专业图片网站或个人网页,每天过目上百幅精华图片再正常不过了。基本的东西,包括PS,大家可以去“蜂鸟”、“无忌”、“橡树”、“佳友”、“新摄影”等专业的网站取经。观念和感觉上的东西,深沉或轻浮,与学养与性情有关,就因人而异了。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眼光,能看出哪些是好照片,才能拍出好片子;连看都看不出好赖,一个劲儿地瞎拍,那就是扯蛋了,我的这些话不说给这样的人。
摄友们若感兴趣,可去关注一下本博左下“视线”链接的那些家伙,有的我已盯梢了N年,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别于新浪的大多数摄影博客,他们能将“思考”或“情绪”通过照片表达出来,我能通过照片看出他们的个性、动机或悲喜。
好的照片是有呼吸、有灵魂的,那是拍摄者赋予的,如同萨满的神咒。
房东·桂林图文专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