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林·13·【灵川】大圩古镇

标签:
房东数码影像关联文字旅游 |
分类: 【那里】 |
在阳朔泡了五天返回桂林,没买到180元飞铜仁的打折机票,便决定次日乘火车前往。在桂林还有大半天可利用,去龙胜略显紧张,再说我对梯田之类的也不感冒。向住宿的“如家”总台咨询近途可有好玩的古镇?接待员提到了大圩。
我对大圩虽不了解,但这个“圩”字引发了我前往的兴致。在南方省份,有诸多带“圩”的地名,圩xū,古为乡村集市之意。我理解,凡是叫“圩”的地方,必定热闹兴旺过,也必定存留令人感冒的景物或气息,何况“大圩”。
果不其然,苍桑大圩紧依漓江绵延两公里,有型、有款、有气魄!在广西,古有“四大圩镇”之说,以大圩为首,明初已是南北商贾云集之地,清朝为桂林东乡“水陆码头”,镇中建有广东、湖南、江西等多家会馆及清真寺。到了民国初年,大圩已形成八条大街:老圩街、地灵街、隆安街、兴隆街、塘坊街、鼓楼街、泗瀛街和建设街,足显当年大圩的繁荣景象。
现在的大圩老街基本保持了明清的格局和风貌,多数建筑保存完好,其中以高祖庙、清真寺、祠堂、廖宅、黄宅、李宅等最为显赫,均为二进、三进的深宅阔院。石板路、独特的骑楼、街区的隔火墙、可挪移的木结构铺面……使南北老街古朴深幽。
古镇内最年迈的建筑为“万寿桥”,始建于明代,遭洪水冲毁,重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万寿桥为单拱石桥,位于马河与漓江交汇处,也是南北老街的纽带,为大圩重要一景。
我到达大圩古镇巧遇一场大雨,买了件一次性雨衣,在老街与古宅间兴奋地穿行。
房东·桂林图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