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庆东  挺住

(2011-11-13 02:12:12)
标签:

杂谈

孔庆东能不能挺住,还真不好说。但民间的意愿表达,常常要通过说点大话壮胆,才能表达明白。因为他们前辈的经验是,吹牛不犯死罪。这比通过自残和伤人的意愿表达方式,代价小得多。让孔庆东挺住,不过是给他壮壮胆。至于能不能挺住,那是他自己的事。

 

民间说话如风刮过,吹牛的只管吹,吹破后以后的事概不负责。这不同于官场,常常要追究语言责任。孔庆东的这次失态,在于骂了记者。记者虽是个体,但后面有庞大的组织,而组织的后面是合法的授权。孔庆东的书生气就在于,忘记了事务的关联性。结果追究起了语言责任,引出了一场“讨孔潮”。

 

骂的是记者,伤害的却是那后面。传媒的作用自然很多,但在中国却不仅仅是消息传递,也还有宣传、导向、凝聚人心等特色作用。经营方式虽各有不同,政治责任却是不分什么南方系,北方系的。有些人欣赏的所谓宽松,不过是在比较中的五十步与百步。于是,孔庆东的骂也就不止于骂,还能上纲上线出许多令人汗流浃背的内容。问题严重了。

 

问题一严重,话语权就容易丧失。面对有口难辩的现实,他的后果堪忧也就自然而然了。据说有媒体就放出重话,要北大解聘孔庆东。北大能不能挺住,事关孔庆东的命运,当然也更事关北大的命运。一般的经验是面对媒体的围剿,大多挺不住。为一人而得罪群体的经济学,虽引车卖浆者流,也能权衡明白。

 

孔庆东很可能挺不住,于是倒孔者欢声笑语。只是愤怒的骂声大概在此后,不仅会消失于媒体,也会影响到生活。骂应当是在所有的反抗中形式中,最无能、最无力、最无作为的方式。骂声消失了,其他方式很可能也就顺流而下,自然消失了。这大约也是孔庆东用自己的倒下,为社会和谐献的一份力吧。

 

希望他挺住。因为有些骂意味着血性,甚至还夹带着一些良知。倘若一个社会连骂声都没有了,个个都如一只小羊依偎在她身旁,享受着她轻轻地鞭打,就会闷,也还有点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孔庆东骂得好
后一篇:无聊的启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