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八字老人
八字老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03
  • 关注人气:2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程小记胡言乱语(二)

(2009-05-03 02:39:06)
标签:

杂谈

自然风光,古老人文带来的惊喜,是发生在离开珠海到江西后。4月16日,从广州始发的T172次火车,在17日大早,便把我们一行五人拉到了南昌。因为以往曾去过庐山、井冈山、共青城等胜地,这次我们便提出要看一点宗教或古文化的地方。于是,吃过早饭,江西的朋友便把我们安排到了一个叫云居山的地方。

 

汽车走高速、爬山路,几乎没有遇到几辆车,便在两个多小时后,把我们带到了一处山间开阔地。一座掩映在竹林深处的禅宗胜地——真如寺。这里游人不多,香客寥寥。只有浙江的一辆大巴,满载着虔诚的信徒,静候在寺院旁的林荫处。

 

我跪拜在佛陀金莲座下,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远离语言思维,一无所求,虔诚的跪拜,让人心如止水,空灵出神。我不是宗教信徒,但既然走进神殿,跪拜是必须的。我的跪拜从不为祈祥求吉,总感觉那样让佛太累、太麻烦,于心不忍。自己的事情最好自己解决,都麻烦佛,佛的神通再广大,也要费点神才能完成不是。

 

云居山真如寺不卖香烛,也不出售纪念品。上香信众可到案上自取,随喜功德。寺僧坚持“农禅并重”的传统,自己动手,种粮采茶,以维系寺里的正常开支。在一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能到这样一座深山古寺,看云卷云舒,也真是一种心灵净化。

 

这里高僧辈出。仅新中国成立后,便有两位方丈,出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名士贵宦,文人骚客更是纷至这里,登山览胜,参禅礼佛。白居易、陆游、苏东坡、王安石、朱熹等,均在这里留诗作画。至今这里依旧禅风鼎盛,并以“世界最大、最正统的禅学中心”而誉播四海。

 

离开真如寺,回到市内,天色尚早,便顺路走进滕王阁。十年前曾到过这里,模糊的记忆中,似乎这里的园林更加有致,环境更加优美了。只是登临滕王阁极目远眺时,眼前却出现了更多的水泥深林,赣江也显得更加婉约纤细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已成绝唱。呜呼,胜地不常,胜景难再呀!

 

18日的霞光,把我们送到了距南昌百公里外的龙虎山。进得大门,靠近泸溪河,顿觉一股清新的空气钻入肺中,好不爽哉。跟着导游,登上河畔舶着的小舟,便开始了在时缓时急,或青或黛的河水中漂荡。随着导游的讲解,看着两岸形态各异、亦真亦幻的山,仿佛置身仙境,进入画中。

 

小舟静静地漂,两眼不停地看。不觉间,眼神便停留到了那放置在悬崖绝壁间的悬棺上。谁也不是从悬棺里爬出来的,也便没有人能弄明白古人是如何开凿这些岩穴,又怎样把这些棺木放进去的。现代化的人类思维,用到研究古人的技术上,也许永远迷糊。逝者如斯,这种丧葬习俗,大概也都悬到了这峭壁间的棺木里。

 

旅游的人只管看热闹,散心解闷。离开了悬棺的困惑,也便只剩下听导游讲,这种丹霞地貌锻造的十不得了:尼姑背和尚走不得、仙女配不得、莲花戴不得、仙桃吃不得、丹勺用不得、道堂坐不得、云锦披不得、石鼓敲不得、剑石试不得、玉梳梳不得。

 

缥缥缈缈的后现代主义用到山峰的审美上有些抽象,站到仙女岩“大地之母”的对面,便有些目瞪口呆了。大地之母的称谓,源于直指蓝天的绝壁下面,鬼斧神工地雕琢出一个人类女性生殖器外貌。到这里的男男女女,莫不惊叹道,真像。有句话说,男人看了笑哈哈,女人看了羞答答,小孩看见叫妈妈。却也生动有趣。

 

凝望大地之母,想到刚刚进入龙虎山景区时,那座平原上突兀而起的百米高石笋山,名为“大地之父”,不由得惊叹,龙虎山天造地设,阴阳平衡的奇观,真乃“天下第一绝景”。自然景观的奇特,拜天地神明之造化,而道教文化的昌盛,却仰赖于古老的人文。

 

龙虎山有道教发祥地的宗教地位。据说龙虎山的命名,便是因张道陵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见而名。中国道教的诞生,也是以张道陵创天师道为标志的。天师道又称“五斗米道”、“正一道”。至于这名称的演变,以及道教发源地的确定,却不是我们这些旅游者能弄明白的。

 

天师道不搞独身主义。结婚、习道两不误。据说张道陵羽化后,便由其子张衡继天师位。因为不禁欲,上清镇东面的天师府也便有了一个家属大院。历代天师华居在此,世袭道统1800余年,至民国末年已承袭63代。由此也形成了中国家族史上“南张北孔”两大世家。

 

北儒的教育,南道的教化,都繁盛了自己的家族。而那些崇奉和册封过这两大家族的王朝,却已难寻宗族后代。看来权力的辉煌,总是短暂。留给后人的,大多是悔不该生在帝王家的哀婉。没有替古人担忧的资格,更没有审判古人的权力,也便在发了一点幽情后,都扔到了脑后。 

 

记忆深刻的是在上清古镇的一顿午宴。泸溪鱼、小竹笋、清炖石鸡,还有一些记不住名称的东西,据说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多种医疗效用。我虽是一个酒中之徒,不讲究食品的营养和医疗,但因要尝鲜,却也吃得头昏脑胀,肚皮撑得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