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把玖龙纸业定性为“血汗工厂”的源头,是香港大学生组织公布的《2008年首季香港上市企业内地血汗工厂报告》。而香港大学生对工厂评估的参照,很可能停留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何况他们的横向比较,又仅限于2008年首季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并不是所有内地的企业
广东总工会的初步调查,大概只是比较了广东的企业,而很难参照香港的企业。倘若比较,玖龙纸业无论如何也要比那些黑砖窑、黑煤矿强得多。因此广东总工会的初步调查,得出了玖龙纸业除了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还不算是“血汗工厂”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只是这样的结论后面,似乎映射出了一点广东大多数企业的影像。
有的时候,调查方式不一样,结论也就很可能不一样。香港大学生采取的是暗访,而广东总工会进行的是明查。在两种各有利弊的调查方式运用上,似乎香港大学生既调查了坐在办公室的蓝领,也调查了合同工、辅助工甚或临时工。而从广东总工会的调查材料看,似乎缺少了对辅助工和临时工的调查。因为总工会材料上列举的那些福利,辅助工和临时工是没有的。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就可能不同。香港大学生聚焦的是,“工伤及死亡事故频出”、“工伤事故罚款敛财”等问题,结论是张茵“点血成金”。而广东总工会把镜头对准在了玖龙员工待遇上。每个月补助给工人150块钱的伙食费,宿舍也很好,超过了广东省职工宿舍人均不低于2平方米的标准,结论是不算“血汗工厂”。各把各的号,各吹各的调,难免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不能说那份调查是谎言,也不能说那份调查是真实。所以广东总工会,也就难于用自己的初步调查结论,推翻香港大学生的结论。倘若两家联手,进行一把共同调查,也许能和谐一点。不过工会的职责,似乎不包括对一个企业性质的裁量权。香港大学生的调查,毕竟属于民间,做出怎样的裁量,也只能是民间的一说。而工会,却似乎有点官方的意思,倘若也如香港大学生一样,站在工人立场上端详企业。大概就有点降低自己的身价了。
身价很重要。这几年,许多“民营企业家”或“私营企业家”,所以努力步入各级人大和政协,大概也看中了政治的身价。而在政治身价的晕轮下,张茵就不仅有了叫板劳动法的底气,也还有了点血成金的能力。因此,香港大学生想通过自己的一次调查,要求张茵引咎辞去全国政协委员职务,大搞有难度。
当然,张茵也不要怨愤香港大学生组织。既然你的企业在香港上市,人家用香港的标准衡量你,对你提出要求,也就不算过分了。至于广东工会用内地的标准作出的度量,大概也是一种对全国政协委员职务的保驾护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