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阿叔”因为说出了“你有压力,我有压力”的话,便从香港风靡到了世界。这样的风靡,大概是因为发泄了很多人的心声吧。“巴士阿叔”所以说自己有压力,据说是因为长期失业的原因。
中国内地也有失业的人,这些人有没有压力不好说。但是据专家调查,年薪10万的人,大多心里焦虑,感觉“易碎”。这种焦虑,易碎的感觉,是不是“你有压力,我有压力”的语言类用,需要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鉴定。但是“10万年薪也不算中产阶级”,却是写在《中国经济时报》上的。
10万年薪,是游离在6万到50万年薪之间,这个为学术界认为的,现阶段中国中产阶层的收入范畴。也可能因为10万年薪,距离50万尚且遥远吧,因此这部分人不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层,似乎也情有可原。但是专家为他们解说的几条可以“理解”的原因,却有些让人迷蒙。
专家说,首先,他们的社会和个人负担沉重。因为这一代中产阶层中,不少人上学耗尽了家中的财力,因此,一个大家庭的负担基本上压在了一两个人身上。日常生活中还要扣除银行按揭款、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电话费和上网费,以及日常诸多的其他消费,每个月再给年迈父母寄些赡养费,实际所剩无几。
不知道专家在为10万年收入者,解脱上述压力的时候,是否也会想到,在中国目前尚有很多低收入者。前些日子,深圳当代社会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说:“全国没有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达到国家要求,即当地月平均工资40—60%的标准。”这个说法,也在后来,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所证实。
这便是说,目前尚有一部分人的工资,是徘徊在最低工资标准以下的。而据有关资料显示,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北京、上海,也只是分别为580元,690元,何况还有很多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仅为300元。但是即使都能达到北京、上海的高度,大概想年收入一万元,也是有些难度的。面对10万年薪还不承认是中产的人,那些连最低工资标准还达不到的人,要不心惊肉跳,才怪。
连最低标准也达不到的人,也会有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赡养老人、子女的。甚至也需要买房子、看病、读书的。而在这些消费中,低收入者的支出,似乎并不一定低于中等收入者。诸如购房,虽然低收入者可以到城市边缘购买便宜的房子,但因此而支出的交通费,消耗的时间,却在大大增加。至于“以及日常诸多的其他消费”,因为太过朦胧,低收入者不敢想,甚或也找不到消费的场合,也便节省了。同样需要生活,10万年薪的尚且“巴士阿叔”,那些低收入者,怎么办?
专家说:“从社会底层跨入中产很难,但要从中产滑入底层却非常简单,只需要你失业、单位效益下降,或者家庭成员生病就可以了!”如此说来,低收入者,似乎便没了这些困惑。那言外之意,大概便是已经滑到了谷底的人,便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吧。于是置这些人于不顾,而将“巴士阿叔”的压力,恩赐给了中等收入者,也便成为了专家的一项善举。
专家为中等收入者寻求的“焦虑”、“易碎”的理由,当然还有很多。但仅从这一条,便足可以看到专家的学问高深。人心不足蛇吞象,中等收入者,固然可以不满足自己的收入。而当此之时,专家似乎不应当再火上浇油,膨胀他们的欲望了。最近有消息说,海南一位漂亮少女当街脱衣裸体,当民警及医生帮助她时,她说:“我不需要你们帮助,更不需要你们同情。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帮我,每个人都看不起我,我压力很大很大,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种不谋而合的“压力很大”,大概不是出自中等收入者吧。
如今“巴士阿叔”已经成为了心理“压力”的代名词。少女的脱衣,不过是释放这种压力的另一种形式。据韶关市政府有关部门通报,7月13日下午3时35分左右,一名湖南籍男子在翁源县公安局门口引爆随身携带的爆炸物。据调查,死者是到公安局讨要矿主所欠工钱未果,而引发自爆的。这是不是压力释放的又一种形式,不好说,但做出这样的行为,大概不是年薪10万的“巴士阿叔”吧。
当社会发展到需要中等收入者保持稳定的时候,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标准,老百姓无言以对。但把他们的“巴士阿叔”心里,作为一项研究成果,广为弘扬,便有些怀疑这里面的真实用心了。弄臣的手段固然高明,不过以经济为实惠,以赏识为目的,老百姓却也能明白一点。但倘若因此便用愚弄之术,却也有些太高看自己了。
老百姓愚弄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茫然不解的痛苦,实在难受。10万年薪还“巴士阿叔”,低收入者怎么办?此时振聋发聩于他们耳畔的,大概也只能是“巴士阿叔”的另一句话吧:
“未解决!未解决!未解决!
中国内地也有失业的人,这些人有没有压力不好说。但是据专家调查,年薪10万的人,大多心里焦虑,感觉“易碎”。这种焦虑,易碎的感觉,是不是“你有压力,我有压力”的语言类用,需要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鉴定。但是“10万年薪也不算中产阶级”,却是写在《中国经济时报》上的。
10万年薪,是游离在6万到50万年薪之间,这个为学术界认为的,现阶段中国中产阶层的收入范畴。也可能因为10万年薪,距离50万尚且遥远吧,因此这部分人不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层,似乎也情有可原。但是专家为他们解说的几条可以“理解”的原因,却有些让人迷蒙。
专家说,首先,他们的社会和个人负担沉重。因为这一代中产阶层中,不少人上学耗尽了家中的财力,因此,一个大家庭的负担基本上压在了一两个人身上。日常生活中还要扣除银行按揭款、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电话费和上网费,以及日常诸多的其他消费,每个月再给年迈父母寄些赡养费,实际所剩无几。
不知道专家在为10万年收入者,解脱上述压力的时候,是否也会想到,在中国目前尚有很多低收入者。前些日子,深圳当代社会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说:“全国没有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达到国家要求,即当地月平均工资40—60%的标准。”这个说法,也在后来,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所证实。
这便是说,目前尚有一部分人的工资,是徘徊在最低工资标准以下的。而据有关资料显示,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北京、上海,也只是分别为580元,690元,何况还有很多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仅为300元。但是即使都能达到北京、上海的高度,大概想年收入一万元,也是有些难度的。面对10万年薪还不承认是中产的人,那些连最低工资标准还达不到的人,要不心惊肉跳,才怪。
连最低标准也达不到的人,也会有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赡养老人、子女的。甚至也需要买房子、看病、读书的。而在这些消费中,低收入者的支出,似乎并不一定低于中等收入者。诸如购房,虽然低收入者可以到城市边缘购买便宜的房子,但因此而支出的交通费,消耗的时间,却在大大增加。至于“以及日常诸多的其他消费”,因为太过朦胧,低收入者不敢想,甚或也找不到消费的场合,也便节省了。同样需要生活,10万年薪的尚且“巴士阿叔”,那些低收入者,怎么办?
专家说:“从社会底层跨入中产很难,但要从中产滑入底层却非常简单,只需要你失业、单位效益下降,或者家庭成员生病就可以了!”如此说来,低收入者,似乎便没了这些困惑。那言外之意,大概便是已经滑到了谷底的人,便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吧。于是置这些人于不顾,而将“巴士阿叔”的压力,恩赐给了中等收入者,也便成为了专家的一项善举。
专家为中等收入者寻求的“焦虑”、“易碎”的理由,当然还有很多。但仅从这一条,便足可以看到专家的学问高深。人心不足蛇吞象,中等收入者,固然可以不满足自己的收入。而当此之时,专家似乎不应当再火上浇油,膨胀他们的欲望了。最近有消息说,海南一位漂亮少女当街脱衣裸体,当民警及医生帮助她时,她说:“我不需要你们帮助,更不需要你们同情。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帮我,每个人都看不起我,我压力很大很大,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种不谋而合的“压力很大”,大概不是出自中等收入者吧。
如今“巴士阿叔”已经成为了心理“压力”的代名词。少女的脱衣,不过是释放这种压力的另一种形式。据韶关市政府有关部门通报,7月13日下午3时35分左右,一名湖南籍男子在翁源县公安局门口引爆随身携带的爆炸物。据调查,死者是到公安局讨要矿主所欠工钱未果,而引发自爆的。这是不是压力释放的又一种形式,不好说,但做出这样的行为,大概不是年薪10万的“巴士阿叔”吧。
当社会发展到需要中等收入者保持稳定的时候,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标准,老百姓无言以对。但把他们的“巴士阿叔”心里,作为一项研究成果,广为弘扬,便有些怀疑这里面的真实用心了。弄臣的手段固然高明,不过以经济为实惠,以赏识为目的,老百姓却也能明白一点。但倘若因此便用愚弄之术,却也有些太高看自己了。
老百姓愚弄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茫然不解的痛苦,实在难受。10万年薪还“巴士阿叔”,低收入者怎么办?此时振聋发聩于他们耳畔的,大概也只能是“巴士阿叔”的另一句话吧:
“未解决!未解决!未解决!
前一篇:世界杯上的红灯区与沈阳嫖娼疑案
后一篇:在民间文化会馆上的两篇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