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中国人妖魔化日本还是葛红兵帮助日本妖魔化中国

(2005-12-04 14:05:52)
是中国人妖魔化日本还是葛红兵帮助日本妖魔化中国

因为新浪网上有博克,那里面的“热点博客”更是一个名人聚集,星光闪烁的地方,便偶尔打开,以偷窥一点名人的生活和思想。然而今日打开葛红兵的博客后,却赫然看到有一篇叫做《不要把再妖魔化日本了》的文字贴在那里。细读后,不由惊诧。那文章的内容,甚至比我的偷窥还有些龌龊,真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啊!

中国人怎么妖魔化日本人了?葛红兵在愤愤然的文字举例里说:“从 电视里看‘抗日’节目,电视剧、文艺晚会等等。每每看这样的节目,看到那些节目里日本人的形象一如既往地50年不变”。“我们现在电视里每年暑假都要放抗日电影,这些电影很厉害,几乎让所有中小学生都把日本想象成魔鬼之邦,对日本充满了仇恨”。“参观过一个抗战争纪念馆,出来的时候,非常后悔。太血腥了。”

这些便是中国人妖魔化日本人的手段。然而葛红兵却忘记了一个基本常识,他所陈列的那些妖魔化事件,完全发生于历史,而历史上的日本人却实实在在地干过烧杀抢掠的勾当,犯下过血腥的罪恶。这样的事,既存在于中国人民的记忆中,也有文献的记载,照相的纪录。而历史就是历史,不要说50年,即使千秋万代后,也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为个人的好恶而变形。

日本侵华,那是一件出现在历史上的往事。既然有这样一段历史,总不能不让中国人提及吧。而一但提及,必然是历史的再现,而历史上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嘴脸,本就是妖魔。直面历史,大概任凭谁也难于把屠戮转化成亲吻,把血腥改变为鲜花,把三光政策写成访贫问苦吧。因为直面历史,再现历史,便要受到妖魔化的斥责,那么怎样才能不妖魔化呢?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不再提及那段历史,当然更好的就是改写那段历史。

可悲的是,历史的划痕既然存在,便难于抹去。你可以重新粉饰、重新装点那段历史,但那划痕必定存在。何况那段划痕,实在刻骨铭心于中国人民的心上,每当想起,便感到伤痛骇人。为了避免妖魔化日本,而让中国人不再提及那段历史,这本身便有些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直面那段历史,不过是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不希望那样的历史重演,却似乎与妖魔化没有必然联系。

一个民族的历史,总是由各个阶段组成的。倘使中国人民把那段历史删除,不要说会形成时间的空白,大概那历史的进程也于难书写。中国和日本没有疆土上的联系,也没有利益冲突,即使在中国历史上最强大时候,也并没有把军队开到日本。而只有他们,不请自来,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情,何以就不能讲述那段历史呢?

至于涂抹和改写那段历史,似乎日本的有些人正在干着这件事。他们的教科书、文学作品、文艺演出,都在美化着那场战争。而这样的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却在痛苦着中国人民的心。日本人在美化着那场战争,却不让中国人直面那段历史,一旦再现历史,便是妖魔化日本。这样的一种令人咄咄称奇的做法,大概是在鼓励他们重演一回吧。

没有人愿意闲暇无事揭开伤疤,以疼痛自己的。那场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尽管无法抹去,但是中国人民生性宽厚,温良和平,因此才有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日建交,八十年代的蜜月时期。然而所有这些换来的却是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的嚣张。前两天,一个叫山本隆博德的,在伪造的雅虎网页上发布假冒来自共同社的假消息,宣称“中国军队入侵冲绳”。而当他被日本警方以涉嫌违反著作权法逮捕后,日本一些网民竟然大骂日本政府,大骂中国人民,尽管中国政府从未就此事做出过出任何表态。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反华,犯罪也是正当的。对这种“反华歇斯底里症”,难道中国人民只有默默忍受,葛红兵才能愉快吗?

不看事情的起因,而帮助日本人倒打一耙于中国人,仿佛中国天生“缺乏人类视野更缺乏超人类的博爱视野”,人小心眼、好记仇、愿意通过妖魔化别人,而愉快自己,这本身就是对中国人的一种妖魔化。上个世纪日本通过那侵华战争,确实在中国培养了很多汉奸,这些人至今阴魂不散。近些年来汉奸文化不断兴起,汉奸文学不断走红,不能不说和他们有很大关系。

动辄就让中国和美国比,好像美国就是中国的样板。美国可以宽容日本的珍珠港事件,同样日本也宽容了他们的原子弹。那是他们利害相关的结果。但是在美国的大片中,他们的士兵也永远是高大全的,而对手的形象却也是丑陋的。他们的“国家利益”宣传,并不曾弱化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国没有给日本仍原子弹,也没有一只军队的皮鞋踏上日本国土,中国人连文艺的再现一下那段历史,把那段历史真实地再现于展览馆的权利也没有吗?葛红兵这样帮助日本人教训中国人,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人家的小屋似乎别人不该私自闯入,那里的文字本也不该随意评价,但既名称为博克,便有迎接四方来客,愿意让人欣赏那里文字的意思。误入了葛红兵的小屋,只能说我道德的低下,却远比那些在家中用文字骂着自己同胞的人高尚得多。因此,倘有人批评我不应对人家的私书进行评论,我自然会接受。但倘若说他的中国人妖魔化日本有理,我却实在不敢苟同。

中国人不曾忘记那段历史,因为那段历史洒有无数抗战烈士的鲜血,游荡着无数被日本士兵屠戮的无辜者冤魂,留有慰安妇至今不曾流尽的眼泪。倘如说对这样的历史再现便是妖魔化日本,无疑是对历史的最大嘲弄,对中国人民感情的最大亵渎。在这一过程中,究竟是中国人在妖魔化日本,还是葛红兵在帮助日本妖魔化中国,大概葛红兵心里有数,别人也能明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