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税富的惊诧和悲哀

(2005-11-29 17:53:28)
主题:税富的惊诧和悲哀
版权所有:八字先生 提交时间:2005-09-21 17:12:24

“巨大的税收黑洞下,北京不到两天就产生一个房地产亿万富翁。”媒体披露出的这样消息,总让人在惊诧之后,产生一种悲哀。先前只知道中国的贫富差距正在日益扩大,媒体上也传出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说: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

数据表明的是,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对于这样的突破,老百姓虽然心中愤愤,却也只能在无可奈何中接受。富人过一天是一天,穷人过一天也是一天,谁让自己没有能耐来。然而他们却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贫穷却是有些人通过税收黑洞,给造成的。

社会资源不是哪一个人的独家占有,靠劳动创造出的社会财富,也不可能是一部分人可以完成的。富人的财富无疑是建筑在社会资源的消耗,他人劳动的占有上的。因此他们理应回馈一部分财富于社会,国家也有必要通过税收调节他们的收入,进而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和谐。然而中国的富人,却不仅不思如何回馈社会,还要通过逃税的办法,保持自己财富的日益增长。因此完全可以说,中国的有些富人是一种“税富”,是建筑在与国家征税的博弈中“富”起来的。

税收大概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种历史现象吧。中国早在秦汉时期,便已经建立了完备的以土地税为主,以商税为辅的税收制度。宋朝的时候,更专门制定了商税法:《商税则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古老遗传,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所沿袭的制度,却在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中,被一些房地产商人给突破了。而且在北京,是以不到两天就产生一个亿万富翁的金额突破的。倘使以这种突破的金额为基数来审视全国,那大概一定会令举世震惊吧。

一个国家有穷人和富人之分,本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即使在中国平均主义盛行的“大锅饭”时代,大概也会有些人捞一碗干的吧。只是谁也不可能把饭都捞出,总会留下一点稀的给别人。然而今天的中国,却总有些人惟恐别人也能吃上一碗稀饭,而希望把社会的财富都据为己有。媒体上公布的数字说,中国人的人均财富不到美国的2%,然而中国人的奢侈品的消费,却已经超过了美国。

看看大街上那些奔驰着的豪华轿车,那些冲天而起,动辄几万元一平方米的豪宅吧,怎么也想象不到,这是一个刚刚脱胎于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国家。如今几乎世界上所有奢侈品,在中国都有销售,其销售总量竟然占到了全球的四成。再想一想那些因为看不起病,交不起学费而自杀的孩子,人们不由得要问,是谁?在以什么方式?创造出了如此多的为富不仁者。

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财富积累,总要花上一些时间吧。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暴富者,但那不应当是社会的主流。真正的富裕还是要靠自己的正常经营,正常劳动,但那怎么也得需要几代人的奋斗吧。然而,据《南方日报》报道,中国有多达5万人积累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财富,其总量相当于中国年GDP的一半。短短20多年内就出现如此多的巨富,真可谓奇迹。一个富人的形成,究竟有多少个穷人在支撑着,这些富人形成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大概无需精英们的思索,穷人也能看出一点端倪吧。

先前的时候,有关部门曾经拿出了一个叫刘晓庆的演艺人员说事。那意思一方面是要挟人们纳税;大概另一方面也在宣布着中国只有刘晓庆偷税,且也只有演艺人员偷税吧。然而今天媒体的对这种现象的披露,却不知道是在讥讽着税务部门,还是在谴责着那些房地产商。有的时候能够以偏概全,有的时候却也能一叶障目。不知道这样的演出,究竟是权力部门的事,还是房地产商们过于狡猾。

根据有关资料说,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流失的各类税收为5700亿~68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6%~9.1%。这里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像北京这样不到两天就产生一个房地产亿万富翁的情况,大概也应当占有一定的比例吧。国家春蕾计划实施十几年,也不过筹资十个亿;中国个人所得税约50%为工薪阶层缴纳。可北京不到两天就能产生一个房地产亿万富翁,这样的结果,凭谁看也是一种“杀贫济富”吧。

拣软柿子捏,大概之于个人,也仅仅是一种心理的病态,但是放到国家的权力部门上,就很有些让人难于理解了。这个社会究竟是富人养活了穷人,还是穷人养活了富人?动辄就说,是富人办工厂、开企业、解决了就业,养活了穷人。是富人购买了汽车、住上了豪宅,拉动了消费,解决了税收。于是有关部门便大开绿灯于富人,却对穷人冷眼相看,嗤之以鼻。却没有看到,正是穷人用59%的工薪税,用自己贫寒中的捐助,在制造着富人。而富人却正在用逃税的办法,培育着自己。

当然,北京不到两天就产生一个房地产亿万富翁,这只是一个对逃税数字的形象比喻。那数字也可能集中到了一部分人的手中,也可能有所分散。但是在这样的数字背后,却怎么也能看到一些“税富”令人惊诧的现状,感受到一点那后面蕴涵的悲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