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刘翔伦敦假新闻媒体杂谈 |
再过一天,我们为之狂欢的奥运会就要落下帷幕了,当人们沉浸奥运带给我们的快乐和盘点我们的运动健儿在伦敦取得的辉煌成绩时,一条假新闻的出现,让人们在喜悦的同时,感到一种被愚弄后的失落。
“将要为刘翔主刀的医生是芬兰名医奥拉瓦,他曾为贝克汉姆等知名球星做过跟腱手术。”这是 8月8日当天非常引人关注的一条新闻,但最终的事实却证明这是一条“假新闻”,因为真正负责刘翔手术的是英国医生尼克·卡伦,而奥拉瓦也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本没有人联系他为刘翔进行手术。
历届奥运会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假新闻满天飞,不过,这些多以想象,胡编为噱头的假新闻,大多出现在各类都市媒体和小报小刊上面,然而,这一次却让人大出意外,这条被广泛传播和四处转载的新闻来此我们的权威媒体——中央电视台。
从这起“假新闻”来看,首先是它出自我们深信不疑的权威媒体,所以才有随后国内媒体的跟进报道导。让人不禁疑惑,连专跟刘翔的央视记者在最初都无法取得正确信息,又何况其他记者。我们为之狂欢的奥运会,到底还有多少假新闻让我们相信?
尽管央视在随后的报道中及时做了纠正,但因为各种媒体的大量的转载,让这条假新闻以无可挽回的趋势左右了那些关注奥运,关注刘翔的人们。媒体的道歉只能表明假新闻的始作俑者的一种态度,但却很难掌控由此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与运动员的在场拼搏相比,那些不在场而只能通过媒体获得“观看”和了解比赛的人们,新闻的真实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换句话来说,奥运会是另一场新闻的角逐和比赛。新闻的在不在场,不仅是媒体实力的比拼,更是媒体权力的较量。
谁靠近中心,谁就会获得报道的第一手材料,谁获得报道的准入权,谁就是新闻的风暴眼,光有钱是不行的,与央视这样的媒体相比,大多数没有获得报道和采访特权的媒体,只能在边缘舞蹈。一样的媒体,不一样的待遇。别看都在伦敦,有些媒体是观众,大多数都是看客,他们只能坐在距离比赛场地最近的大屏幕前“采访新闻”或者编织一些比赛的花絮。
而更多的国内媒体,不要说获得采访的资格和报道的特权,甚至在连获得一张飞往伦敦的机票也是一种奢侈的现实面前,只能靠“编”或“转载”过日子。因此,那些独享特权的媒体,不仅仅是坐在独家新闻的头把交椅上沾沾自喜了,它更重要的是承担着一种社会责任和新闻良心。
如果国内媒体能够采访到刘翔团队的话,相信也不至于会根据冬日那的只言片语去进行“加工创作”,导致新闻距离真相越来越遥远。与那种质疑刘翔的阴谋论来比,这种新闻的阳谋,对亿万“观众”的伤害更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