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击毙周克华,惊险胜过好莱坞大片

(2012-08-15 06:56:59)
标签:

周克华

周缙

击毙

好莱坞大片

杂谈

一切都在瞬间发生。

这也不是导演的事先周密的安排和布局,更不是有惊无险的杂技表演。这是两名名不见经传的民警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用生命换来的长久的呼吸。

整个过程几乎可以用“凶险”二字来形容。击毙周克华,惊险胜过好莱坞大片。

事后记者采访击毙周克华的民警之一周缙的时候问道,当时紧张不紧张时,周缙说:“当时有点紧张”。

事实上,紧张是后来的事。如果没有平时的训练有素和紧急处置现场突发情况的能力,被击毙的就不可能是周克华。

与我们平时见到的那种头身穿防弹背心、头戴盔甲,荷枪实弹不同,这次击毙周克华的两民警并没有这样全副武装,帮助他们击毙周克华的却是一根电线杆。

虽然周缙和王晓渝同样是在执行搜寻周克华的任务中,但是,这种幸运明显来的太突然,以致周缙在周克华掏出手枪时,他的枪还放在口袋里,没有上膛。

根据周缙的叙述,当时他和王晓渝守候在三家桥邮政储蓄银行门口。六点四十五,副所长在上边一个点,打电话称过来一个人有点像,还在打手机。当时我们掌握的情况是他(周克华)不用手机的,我们不能百分百确定。

在还不能确定的情况下,民警的任何举动都是一种试探揣测,这与那种有着明确目标和对象的执行命令有着本质的区别。

周缙说:在跟的过程中,他老回头看我,我们的怀疑就增大了。他穿过公路走进了一条巷子加速,我 和王老师赶紧跟进,他走进巷子大概30米的时候,我们跟他就只有十米的距离,他转过身来自言自语并接近我们,我和王老师感到了危险掏出枪,这时周克华先开枪,我躲到了电线杆后,王老师靠到墙边,疑犯也靠墙相互对射,距离大概三米,他一共向我们打了三枪,一枪打到电线杆上,一枪打到脚下反弹到王老师脚踝,我们各向他开了两枪,看到他倒下了。我们慢慢地接近。

叙述过程是平静的,甚至平静到简单不过如此,但事后想来,即使不在现场,但令每一位不在场的人都能惊出一身冷汗。

有趣的是,周缙在叙述击毙的过程中用了“战斗”二字,我想,在那样一个时刻,唯有“战斗”才能足以表达当时的一举一动。这两位民警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民警”的真正含义

有这样几个数据让人回味:三米、四枪。对于一个持枪的暴徒来说,这样一个距离意味着什么,这要比近在咫尺的置身肉搏还要危险;四枪,按周缙的说法就是他们比周克华的三枪仅仅多了一枪,也就是这一枪,让周克华足以毙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