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2025-02-10 18:13:37)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2年6月19日)
为加速实施科教兴湘战略,推动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00」1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02」12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I」1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明确新形势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人才是科技、经济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是事关我省实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人才机制、人才环境和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基础,以人才总量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才素质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适应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开发为重点,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推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人才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界限,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扩大单位用人自主权和人才择业自主权,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管理、优质服务的现代人才管理体制和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加大党政干部制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形成干部队伍正常更新交替机制,努力实现党政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辞职、离退、监督、奖惩等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坚持和完善党政机关干部考试录用制度,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积极推行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试行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度,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制度。加大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力度,每年公开选拔产生的地厅级及其以下委任制领导干部人数,要达到新提拔的同级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推进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全面推行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建立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激励、监督机制,增强企业聚集人才的能力和活力,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通过组织推荐、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多种方式产生国有企业领导人。
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全面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选人用人公开招考制度,有条件的单位应积极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可采用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形式选拔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
切实抓好各类人才的培训。用3年左右的时间,对县以上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进行计算机、法律、外语和WTO知识的强化培训。完善中青年骨干人才的定期进修、出国深造、岗位实践、挂职锻炼等多途径培养办法。加强与国外、境外和国内发达地区教育培训机构的联系,利用当地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培训基地,每年选派相当数量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出国出境深造或到国内发达地区培训。加强女性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培养造就门类齐全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和农业产业化急需的农村实用人才。
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在重点领域造就优势人才群体
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政领导人才整体素质。注重从基层选拔经过实践锻炼、有工作实绩、群众公认的优秀党政干部,从高校、科研院所选拔高学历、高职称、有专业技术特长和管理经验的优秀中青年人才,从企业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充实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并在县以上党政领导班子中抓紧配备懂外语、熟悉世贸规则的优秀人才。
为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继续实施“企业百千万后备人才工程”,在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中加快培养造就一批职业化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在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中抓紧配备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向型经营管理人才。
继续做好院士、“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的推荐选拔工作。切实抓好我省“121人才工程”、“芙蓉学者计划”的落实,培养造就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在科研立项、配备学术梯队、提供启动资金和学术交流机会、帮助实现成果转化、领办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向学术技术带头人倾斜。建设好岳麓山大学城与大学科技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聚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台,在新材料、生物技术、农业科技、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重点领域造就优势人才群体。
积极引进国外、境外和省外各类人才,重点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带项目、带资金来湘创业的人才以及其他急需紧缺人才,大力吸引院士、海外留学人员特别是湘籍留学人员为湘或回湘服务。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采取调入、聘用、借用、兼职、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指导、技术入股、技术咨询以及领办、自办、合办、承包各类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办法,以个别引进、团队引进、项目联动引进等形式.吸纳海内外人才智力资源,尽可能地为引进的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建立引进人才绿色通道,从简从速办理引进人才的有关手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在省外、境外、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充分利用当地人才资源。
六、加快人才市场建设,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和完善人才市场,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重视和优先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在进一步完善全省人才市场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尽快实现与国内国际人才市场信息网络的互通,促进人才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多种所有制人才中介机构的准入制度,鼓励创办猎头公司。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所办的人才市场要实行企业化运作,人事代理等职能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授权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承担。积极开展人才测评、择业指导、职业生涯设计等工作。
研究制定不同层次党政人才的素质能力标准和考核评价指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党政领导人才试行测评,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定期考核制度,实行届中和届末考核。
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考核,建立经营管理者业绩档案;鼓励经营管理人才社会评价推荐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改进专业技术人才和成果评价方法,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工作体系和指标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个人申请、社会化评价的机制。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事关公共利益的专业技术岗位实行准入控制,探索将一部分执业资格认证权和执业资格国际互认职能授予有关专业协会的途径和方法。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分配机制对人才的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政策和部署,逐步完善职级工资制,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切实搞活企事业单位内部分配,逐步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允许和鼓励各类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允许和鼓励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才兼职兼薪,允许和鼓励企事业单位高薪聘用拔尖人才,有条件的单位可实行协议工资制和年薪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实行重奖,可奖励股权、期权,也可以年内新增利润为基数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八、优化人才环境,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坚持正确导向,对各种所有制单位的人才和各种职业身份的人才要一视同仁,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倡创新、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我省传媒优势,及时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形成爱才、重才、容才、护才的舆论环境。
加强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继续搞好“湖南光召科技奖”、“湖南省优秀专家”、“湖南省人民满意公仆”等评选表彰活动,设立“湖南省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奖”和“湖南省重视人才奖”。
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建立健全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仲裁工作体系,维护人才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办法,抓紧办好实行人事代理的人才和流动人才的社会保险事宜。简化引进人才落户手续,对不迁户口的引进人才,实行人才居住证制度,凭证可享受具有当地居民身份的同类人才待遇,切实解决异地户口在湘创业人才办理出国出境有关手续的问题。在重点改善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条件和建设博士后公寓的同时,建设一批经济实用房供初次就业的低收入人才租用。为高层次人才体检、就医、休假、疗养及其配偶子女入学、就业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离退休专家的作用,妥善解决著名老专家的生活补助等实际问题。
加强人才管理部门的自身建设,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在省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检查督促。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以上意见,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工作,共同开创我省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本文是湘发「2002」7号文件,郭辉东负责参与起草,省委副书记戚和平在省委组织部会议主持会议并指示,此文件请郭辉东同志逐字逐句审定,以他审定的为准。如原定稿中有九处用了“大力”二字,郭改为只用两处。20250210核,510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