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总体战略谋划
(2025-02-05 17:47:44)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总体战略谋划
摘 要:战略是长远方略,是对全局的运筹和谋划。本文作者2010年9月首次提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命题和比较完整的构想,已先后发表相关文章8篇。本文概述了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时代呼唤、现实需要、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通过对洞庭湖与鄱阳湖比较研究,说明洞庭湖与鄱阳湖一样能够上升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湖南湖北协调配合,一定能够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成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
关键词:洞庭湖
战略是长远方略,是对全局的运筹和谋划,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没有长远打算而应付眼前的谋划,不是战略谋划。2010年9月本文作者首次提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命题和比较完整的构想,先后在《新湘评论》2011年第7期和《武陵学刊》2011年第3期公开发表。《洞庭湖生态经济示范区设想》、《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要有新思路大举措》、《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总体设想》等三篇论文在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举办的第一、第二、第三届洞庭湖发展论坛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2012年3月本人应邀参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研制工作,并应约在湖南经视《天下洞庭》等大型节目和红网《岳麓讲堂》表述过自己的设想。2012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主办的《对策研究报告》第39期刊发了《洞庭湖与鄱阳湖一样都能建成世界上最有特色的环境友好型生态经济示范区》。2012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长沙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总体设想》一文在会上交流受到好评。综述各篇要点的《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总体战略谋划》原载湖南蓝皮书《2013年湖南两型社会发展报告》。
一、洞庭湖具有建设生态经济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一)洞庭湖是世界上水文情况最为复杂的湖泊之一,既是洪道型调蓄湖泊,也是一个沉沙池。
(二)洞庭湖是一个保国安民的湖,既是一块宝地,也是一块险地。
(三)洞庭湖区历史悠久,早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
(四)构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符合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
二、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需要
(一)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转换时期呼唤新的经济社会形态。
(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开拓一条新的科学发展道路。
(三)国际湿地保护需要洞庭湖这样的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息的乐园作为试验示范区。
(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深化发展,需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作为重要支撑和腹地。
(五)三峡水库的修建和成功运用,为洞庭湖大规模综合治理提供了良好条件和难得机遇。
(六)洞庭湖整治应当寻求长治久安的新对策大举措。
三、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规划范围。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战略定位。
战略是长远方略,是对全局的运筹和谋划,是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战略具有方向的明确性、全局的协调性、客观的合理性、规划的超前性、现实的可行性,有利于避免全局性的失误和宏观指导上的失策。
(五)发展目标。
(六)实施步骤。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应遵循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可行性、区域性的原则,高起点大手笔,科学谋划,着重解决长远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本文作者2025年2月5日复核时注:鉴于三峡水库运行后已加大向洞庭湖区四口输水力度,长株潭展形成长达132公里滨水环境,从东江水库引水直供长株潭作为饮用水的方案已被采纳,加上洞庭湖盆地沉降速率的影响,原拟在洞庭湖湖口筑坝的设想有可能不必要)
四、洞庭湖与鄱阳湖一样都能建成世界上最有特色的环境友好型生态经济示范区
(一)洞庭湖像一个碟形聚宝盆,鄱阳湖像一个宝葫芦,但两个大湖有许多共同之处。
五、洞庭湖还会成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湖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一) 洞庭湖还会成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二)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统一调度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使三峡水库下泄的清水多引入洞庭湖。
(三)湖南是一块令人向往的绿色宝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将为加快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四) 湖南湖北协调配合,一定能够谱写江湖同治、南北两利的新篇章。
湖南湖北团结治水,才能江湖同治,南北两利。我对影响两湖人民团结治水的一些历史误传经过考证考察后,1996年起就给予了实事求是的澄清。
(五)诗人和智者的洞庭湖之梦,在未来岁月一定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2〕颜永盛主编,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M)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湖泊流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第二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 下册,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4〕郭辉东,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示范区设想,(J)武陵学刊2011年第3期;
〔5〕郭辉东(署名东庭),洞庭天下水,(J)新湘评论,2011年第7期。
(此文原载湖南蓝皮书2013年湖南两型社会发展报告。作者当时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正厅级退休干部、研究员,湖南省洞庭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长江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2025年2月5日复核,9768字。新浪网郭辉东万化境博客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