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有偿转让有关问题的探讨
(2025-02-04 21:17:38)专利有偿转让有关问题的探讨
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权可以转让”,“发明专用申请公布以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专利权人享有制造、销售和使用该产品专利和方法专利的权利。专利在我国的技术市场上如何有偿转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了探讨这一课题,拙文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作为向行家和有识之士求教的进见之礼。
一、专利是一种受到法律保护的知识性商品
专利是指对某项发明的创造成果享有一种独占利益。今年四月一日起我国实施的专利法,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发明人依法享有因发明而产生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专利权受到侵犯时,专利权人可以请求法律保护。专利作为一种知识性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不像土地、房屋、机器、衣物等有形产品那样需要占有一定的空间,也便于传递和流通,加上它具有独占性、地域性、时间性三大特点,同时还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三个特殊的条件,这就决定了它不仅是一种受到法律保护的商品,而且是技术市场上争相购买的紧俏商品。专利也同其它智力成果一样,是复杂劳动的一种特殊产品。通常是以技术成果、工艺、技巧、绝招、诀窍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它除了有较高的价值外,还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这种使用价值而且是难以用数量或金钱来计算和估量的。就是当某一项专利被使用时,能够产生一种新的生产力,甚至带来生产的飞跃。从这个意义说,进入流通领域的专利又是商品家族中特殊的,最珍贵的商品。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世界现代专利制度,从英国1624年发布《垄断法规》以来,经历300多年而不衰,至今已风靡全球,全世界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实行了专利制度。按国际专利分类组织的规定,可以申请专利的现代科学技术已有58000个类目,已经公布的专利文件约有3000万件。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每年有60多万件专利申请,公布30万项新发明,所发表的各种说明书达100万件之多。据统计,全世界的新技术,仅有5%至10%发表在技术刊物上,90%至95%发表在专利文献上。各国专利局实际上成了一个新技术发明的文献库。西德专利局收藏了2000万件专利资料,而且每年以50万件的速度增长;日本特许厅设立的国际工业产权资料馆,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专利出版物和专利说明书达1800万件。
二、在国际性的专利战面前,我们应得到哪些启示
专利权人要用自己的技术成果获取收益,只有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直接实施自己的专利发明,即制造,并且自己销售其发明对象。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很多专利人都投资办厂,成为生产和创造自己发明对象有企业主。美国企业史上传奇人物之一的伊策、惠特尼,1783年发明轧花机,并获专利权,就办起了轧花机工厂,成为名声显赫的机器制造者。英国的阿克特1796年发明水力纱机(又据说他是剽窃的)获得了专利权,他用自己的技术与别人合伙开办纺织厂,成了一个大富翁。第二条途径是把技术有偿转让给他人使用,这样可以发挥职业研究者发明的优势,避开缺少资金和经营管理经验的劣势,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发明大王爱迪生1876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工业实验室,使技术研究和发明创造走了独立的、专业化的道路,这一创举实际上是建立一个专门创造技术成果的企业。在爱迪生的一生中共获得1093项发明专利权,这些技术成果一开始就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他也从中获得了巨额的利润。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些专利权人既直接实施自己发明的专利,又转让自己的专利技术,瓦特、诺贝尔、阿克来特等人都这样做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依靠多数个体发明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是有组织地集体创造动。专利权所有者组成成份的比例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个人的比例日益减少,公司企业的比例日趋增加。如美国1921年公司企业的专利仅占总量的2%,近年已增到75%;加拿大1908年公司企业的专利占总量的3%,1968年已占63%。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这场触目惊心的国际性专利战面前,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无法躲避的,作为技术比较落后的第三世界的中国应得到什么启示呢?我认为:一是要舍得花本钱进行科研投资,自己创造更多的发明专利;二是要不惜重金购买专利许可证,这是赢得时间,缩短差距的一条捷径。
三、认清技术商品寿命不断缩短的趋势,加快专利转让的步伐
实物商品的寿命是由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共同决定的,技术商品的寿命几乎与有形损耗无关,完全取决于无形损耗。技术商品有自然寿命和商品寿命两种寿命,自然寿命就是这一新技术的诞生到第二代新技术取代它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商品寿命就是从这一新技术的诞生到全面推广这一段时间。一般说来,自然寿命长于商业革命,但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进步越快,自然寿命越短,往往自然寿命就等于商业的寿命。因此,新的技术一旦成熟,就必须尽快向物质生产中转移。积压就是短命,沉淀就是死亡,技术商品的生命之火只有在应用中才能闪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技术转移速度越来越快,技术商品寿命却越来越短。据国外统计,本世纪以来运输的速度增加了一百倍,记录信息的速度增加了一百万倍,通讯的速度增加了一千万倍。据康荣平、张毛弟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制成的“人类技术转移一览表”(见附表1)可以看出,十六世纪以前的前资本主义社会转移平均周期为四百年以上,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转移平均周期为一百年以下,十九世纪至现阶段的转移平均周期在十年以下,特别是近十几年内一些新技术发明在几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洲际转移。
在技术商品寿命缩短,价格降低方面,电子计算机是最好不过的例子。第一代经过大约十二年左右被第二代所取代,第二代大约七、八年左右被第三代所取代,第三代只有五、六年就被第四代取代。近三十年来电子计算机的价格下降到万分之一。
据《科学技术与世界价格》介绍的机器产品的生产费用动态表(见附表2)可以看出,若以第一年生产费用的比值基数为100,十年后越是先进的机器生产费用越低,价格的变化也随之降低。
四、许可证贸易是行使专利权的一种好方式
专利许可证贸易是供应方通过与接受方签订专利许可证协议或许可证合同,允许其利用专利发明的一种交易。接受方得到的只是对专利发明的利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向国外提供发明的专利许可,称为国际专利许可证贸易。按转让专利许可证的范围和权限来分,专利许可证主要有独占许可证、独家许可证、普通许可证,交叉许可证,分许许可证,强制许可证等六种类型。
五、搞好专利有偿转让应采取的措施
1、要造成一个以发明创造为荣的社会风气。
2、技术市场经营机构和专利管理服务机构,在专利转让过程中要起好纽带作用。
3、专利代理人和专利权人也要学一些经营方法。
4、要制订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专利转让的法规,建立健全相应的专利管理服务机构。
专利的有偿转让在技术市场上能否生意兴隆,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数量的专利可以转让,二是买方对购买专利的需求,这两个条件的实现,从根本上说来必须依赖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断定,现在这种专利转让冷冷清清的局面,在中国,在湖南,一定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结束,专利在技术市场有偿转让的生意一定会兴隆起来。
主要参考资料
(此文是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召开的湖南省第一次工业产权研讨会特约论文,作者时任湖南省科技与人才开发中心副主任。2025年2月4日校核,7079字。新浪网郭辉东万化境博客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