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怎样解决吃饭问题
(2025-01-13 15:36:11)中国人怎样解决吃饭问题
(二1)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已经找到了确保粮食安全的基本对策
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发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惊人一问,世界为之哗然。布朗认为:如果中国人不能养活自己,那么他们将使世界挨饿。2008年粮价持续飞涨令全球超过一亿人陷入粮荒,30多个国家诱发了粮食危机,第63届联合国大会重点议题之一就是讨论世界粮食危机。
一场国际性“粮荒”波及着许多国家和地区,13亿人口的中国会不会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成了举世关注的焦点。然而,某些人预料的或等待状况在中国并没有出现。原因何在呢?关键原因在于“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政府不慌,老百姓也不慌。我国粮食连续四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保证了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基本稳定。
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成功做法,也是今后仍需实行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中国执政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吃饭问题。
一般说来,衡量粮食安全的尺度,是看一个国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用无污染的、有益健康的、价格合理的粮食,持续满足国民的需要。“为政之要,首在足食。”对于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确保粮食安全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最大民生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大事。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首次正式提出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从1978年到2003年,中央下发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56个,包括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下发的5个1号文件。从2004年开始又连续下发5个指导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既立足当前又谋划长远,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
2004年起,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取消农业税,结束了2600多年农民种地纳税的历史,还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并逐年加大补贴力度,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等,大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仅2008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四补贴”就高达1028.63亿元,比上年增长85%以上。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到2010年中国国内每年粮食生产必须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粮食自给率达95%,耕地不少于18亿亩。可以说,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发出的政策信号之强前所未有,部署的工作措施之扎实得力前所未有。“凡事预则立”。正是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精心谋划与英明决策,才出现世界闹粮荒而中国人心中不慌的局面。
第二、生产出能够满足国民需要的粮食。
有关统计分析资料表明,我国年人均产粮356公斤为警戒线,低于它将危及社会安定,高于414公斤则恐谷贱伤农。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告别了粮票。20年中人均产粮多在350 公斤以上,1984年394公斤。1996年419公斤,1998年362公斤,最低的2003年为339.29公斤。
我国政府一直把粮食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通过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1984年粮食产量达4亿吨,1998年达5.123亿吨,但2003年跌至4.307亿吨,为10年来最低。以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发布为标志,我国广大农村兴起了又一轮发展粮食生产的热潮。2004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分别为4.69亿吨、4.84亿吨、4.975亿吨和5.015亿吨。2008年夏粮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产量有望恢复到1998年的水平。
第三、中国人均一亩三分地必须守住。
土可发千祥,地能生万物。土地是人类安身立命之本。中国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总量已达13亿,占全球人口65亿人的1/5,人均耕地排在全球第126位。据2007年统计,全国耕地仅有18.26亿亩,人均只有1.38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3.35亩的41.2%。发达国家1公顷土地养活4口人,发展中国家1公顷土地养活1.8口人,中国1公顷土地至少养活10口人。按目前趋势分析,到2020年全国耕地缺口将达6666.7公顷以上。
2007年中央批准各省市自治区建设需要用地约400万亩,但每年向中央报批的建设用地需求为1200万亩。我国实际能灌溉的耕地只有7亿多亩,有1亿多亩水资源灌溉无法发挥作用。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通过整理复垦来开发补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补充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上的占补平衡,确实是耕地保护工作的大难题。
手中无地,就不能手中有粮。有18亿亩耕地,才能保证有16亿亩耕地的粮食播种面积。如果18亿亩红线守不住,人均一亩三分地就不能守住,养活中国人就是一个大问题。
面对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对土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第四、有足够的粮食储备确保粮食安全。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要求,一国谷物储备达到该国消费量的17%—18%,其中周转储备占12%,后备储备占5%—6%,粮食才是安全的。国际通行的粮食安全储备最低量是3个月国民粮食消费量。
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要高于这个最低储备量才能安全。我国粮食产区3个月粮食储备,销区6个月粮食储备比较合适。5个月的安全口粮为1.625亿吨,粮食库存1.25亿吨左右比较合适。目前,我国粮食总库存为1.5亿吨—2亿吨,其中大米库存量4000万吨—5000万吨,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安全线,平抑市场物价有丰厚的资源。
第五、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
从世界产粮情况看,2007年世界粮食产量21.21亿吨,世界粮食市场的贸易量多年来在2.3亿吨至2.5亿吨之间。国际上粮食自给率一般为90%至95%,中国政府提出的粮食自给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从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中国粮食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只有879.4亿斤。1997年到2003年中国谷物年均出口1200万吨,2003年净出口1930万吨。目前只有大豆需依靠进口,2006年进口油脂及油料折油共1226万吨,2007年进口大豆3082万吨,进口食油83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