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阜彤先生《评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摘要(二)

(2017-02-19 11:57:04)
标签:

唐诗

金性尧

王阜彤

杂谈


典故的引用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诗人引用典故,有直接引用的,也有反其意而引用的;反其意而引用的,往往借古喻今,这就更有意义。我们说诗,就得正确领会诗作中典故的引用。

例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七律)尾联: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

《新注本》说:“争席犹争位,见《庄子·寓言》。争席罢,是说自己已经退隐,也就与世无争。”这是误解。《庄子·寓言》原文:“老子曰:'而(你)睢睢盱盱,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矣!'其往也,合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郭象注云:去其夸矜故也。”睢睢盱盱,张目仰视的样子。诗的尾联表明自己已经受到“睢睢盱盱,而谁与居”的启示,决心去掉夸矜(即张目仰视)的恶习气,海鸥为什么还要猜疑!怎么会是“自己已经退隐,也就与世无争”呢?

例如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五古):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忘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新注本》说:“'遗言'两句,意谓佛家的遗言原也希望能够暗合,只是我秉性如此,又如何得到精通。实是说儒、释两家不相通。”又说:“实以儒家思想讽世俗之佞佛。下半段是说,他对佛学精义原不甚在意,倒是道人的庭院景物,使他流连赏玩,到了忘言的境界。”这么说诗,简直是穿凿附会。

我们知道,佛家的所谓“禅”,通常译作“静虑”,也就是“安静而止息杂虑”的意思。全诗紧扣“读禅经”这个主题,分为三段来写:第一段,开头四句,写自己对读禅经的虔诚态度。第二段,“真源”下四句,写世俗对禅经的本意全然无所取,却去追求虚妄的事迹;佛家的遗言我也希望能够暗合,但整治情性将从哪里达到成熟的境界。第三段,”道人”下六句,写读禅经的体会:面对庭院静的景象却使我淡然忘言,领悟到这种乐趣内心自然得到满足。柳宗元读禅经以后,能如此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体会,不但理解深刻,而且字字超凡。柳宗元身受残酷的政治迫害之后,能有闲暇到寺院去读禅经,这确实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这就反映了政治斗争中失败后正直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当然也就并非完全是一片恬淡平静的心境。

再例如李商隐《锦瑟》(七律):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新注本》说:“此诗前人解释不一,以为悼亡诗者较多。恐也难以确定。疑是自伤身世,又苦于难以排解之作,但如沧海、兰田两句,实在不易的解,这里也只好存疑。”这么莫衷一是的说诗,到底对初学者有什么指导意义?

请先领会诗中引用的四个典故:(1)庄生:战国时的庄周。《庄子·齐物论》里说他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醒后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这句是说往事犹如梦幻。(2)望帝:周朝末年蜀国一个君主的称号,名叫杜宇,被迫让国,死后魂化为杜鹃,悲啼声似“不如归去”。春心:伤春的情思。托杜鹃:只能寄托杜鹃的嘴叫出来。这句是比喻自己不尽的忧愤无法言明。(3)沧海:大海。珠有泪:古代有“鲛人泣珠”的传说,鲛人是在海中像鱼生活的人,能织绢,哭泣时眼泪变成珠。这句是写遭时不遇的自悲之感。(4)兰田:山名,又名玉山,是著名的产玉地,在今陕西兰田县。玉生烟,形容阳光下玉的光泽有如烟霞,暗喻才能被弃置不得施展。

这首诗截取开头两个字为题,并非咏锦瑟,实际上也是无题诗。《诗经》早就开始这样的标题方式。此诗当为作者近五十岁时追忆往事之作。诗以锦瑟起兴,引出对盛年往事的追忆。中间两联借助用典的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描述了自己的建功立业的壮志有如梦幻,说不尽的忧愤无法言明,遭时不遇的自悲之感,以及才能被弃置不得施展。因为这些切身的感受和难言的隐痛,于是尾联乃说:这种情景岂待回忆时才有感受,就是当时也已惘然了。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作者不可能意识到自己悲剧遭遇的主客观原因,这正是诗篇中充满着浓重的惘然和感伤情调的缘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