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石库门”在欧洲

(2009-07-25 20:22:05)
标签:

转载

海上鹭鸶博客

旅游

转载:“石库门”在欧洲

上一篇博文中是我画笔下的上海石库门,现在发一张这几天在阿姆斯特丹拍的照片,我相信这里面很多共通之处不需要我用更多的言语来表达了,其实前些年,在法国时我就已经发现那里的很多建筑常常让我想起上海,而那时候,只是疑问,只是感觉,是那种风一吹就会飞掉的思绪,

 

    因为之前自己并没有真正生活在上海的石库门里,这次通过回国半年的观察和体验,每天面对整旧如旧的老房子修复工程队,同甘苦共喜乐,加深了对石库门的体验,自己在上海每天经历着石库门的修复工程,这是一段宝贵的见证,在石库门生活的期间,正如维米尔的画中类似的空间,还有那样的光线,那样的局促,幽暗,还有温馨与期待的温情,于是自己再面对这些画面和建筑时附加上的感情分量也比以前浓重地多,如果不失自己亲自居住在上海的石库门,如何能体会里面的苦与乐,这是人生历程中一笔珍贵的财富。

现在我再次面对欧洲建筑的时候,更多了一份洞察和思考,欧洲人对历史的保护和在发展中对旧的珍视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在这里常见到欧洲的弄堂和“石库门”使我不得不发出很多感慨,如果上海“石库门”不被过度使用的话,这该是多么温馨动人的风景。

 

    在城里骑了一整天那种需要脚后踩的脚踏车,从桥上冲上冲下的,还好没有摔跤,就是差点和一人撞了一下,关键时候刹车还是想到用车把上的手,习惯的力量太大了,当把手上没有刹车的时候就容易发慌,看到自己喜欢的街头就停下来,不过我倒使喜欢这种传统和老式的自行车,充满着简约和复古之美,还记得几年前买自行车的时候,洋人以为我从古老的中国来,对现代的世界一无所知,以为我只会骑老式自行车,还特地找这种没有手刹车的给我,和我要的正好相反,我以前在国内根本就没见过没有手刹车的自行车,也许我的父母辈们见过或者骑过,

 

    又想起来那遥远的八十年代,买了一辆色彩鲜艳的跑车去上学,有点像山地车,反正能变速的,好像是骑一圈顶三圈,当时学校里很流行人弯地很低的跑车,就这样,完着腰,抬起头摇摇晃晃穿过“凶险的”江苏路,在车水马龙中上学去,现在这辆车在哪里也不知道了,记得清楚地是嫩黄嫩粉的,现在想起来至少在色彩上深具阿姆斯特丹街头常现的波希米亚气质,只是配上了个古怪的造型。(原载“海上鹭鸶”2009.7.17新浪博客)

转载:“石库门”在欧洲

时间的建筑

 

离开上海快两周了,过去的日子连带回忆一起都封存进了上海那只旧皮箱里,临走前的那个下午,推开门,那些密密麻麻的人声与目光,使我退了回来,带上门,回到灶披间,也许不用太久,这里将被白白的瓷砖覆盖,连带覆盖掉的是八十四年的印记与沧桑,人与建筑的命运,就这样彼此连接在了一起,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紧密。

 

                                                                         图/文 鹭鸶

(原载“海上鹭鸶”2009.7.16新浪博客)

【附记】我曾在新华博客多次转载“海上鹭鸶”的大作。她的精美画作和摄影作品以及优雅的文字令人迷醉。这次看到她的石库门画作和阿姆斯特丹石库门图片,更勾起我儿时的记忆。我祖父早年也是居住在一条石库门小弄里,那景象是难以在脑海中磨灭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