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约难句向今人智力提出挑战——《论语》译文比较123

(2009-07-25 13:54:34)
标签:

《论语》

版本

比较

文化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泰伯篇第八》)

    ——对这段语录中之“而不与焉”句,也像《论语》中不少十分简约的句子一样,使后人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应的白话。于是,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作猜想揣摩,从而出现了多种译法。据《论语通译》在翻译这段语录时的注解介绍——

    而不与焉:历来学者有四种解释:一、“与”,赞许。意思是:舜、禹,难道不值得赞许吗?二、“与”同“举”拔取,夺取。意思是:舜、禹得到天下,不是靠夺取而来的。三、“与”,参与政事。意思是:舜、禹得到天下,重视选贤任能,发挥大臣们的作用,自己并不亲自干预具体的政事。四、“与”,同“预”参与,含有私自占有和享受的意思。意思是:尧把天下禅让给舜,舜后来又禅让给禹,他们不是孜孜以求王位,不以得到王位为乐;虽然得了天下,却好像同自己不相关一样,不以国君的地位去谋取个人的私利、贪图个人的享受。

    上述四种解释,差异真是太大了,有些简直是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论语》中类似“而不与焉”的难句,向今人的智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