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译时主观演绎的难度——《论语》译文比较(122)

(2009-07-24 19:38:48)
标签:

《论语》

版本

比较

文化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篇第八》)

    ——孔子这句话只有八个字,给人们准确理解其意带来了难度。

    《论语通译》等译本做如是译:“孔子说:‘学习就像追赶(什么)而追不上那样,(追上了)还恐怕再失去它。”语录中给我们提供了“追赶”的义项了吗?似乎没有吧?那么,这样的译法就是翻译者的主观演绎。

    《论语》译评则把“不及”做“来不及”解,既学习怕来不及。

    《论语别裁》做如是译:“‘学如不及’,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以这样努力的精神,还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语录中给我们提供了“不充实”的义项了吗?似乎也没有。将“犹恐失之”做“怕原有的学问修养会退失”解,也是一种主观演绎。

    这八字句确实令今人颇费猜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