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狂妄与狂放、诚恳与空洞——《论语》译文比较121

(2009-07-23 21:40:27)
标签:

《论语》

版本

比较

文化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篇第八》)

    ——孔子说:“(有的人)狂妄而不正直,幼稚无知不谨慎表面上诚恳却不守信用,我不知道这种人怎么会这样。”(《论语通译》)

     ——孔子说:“狂放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老实样子诚恳而不信实,我真不知道这是怎样一种人了。”(《论语全译》)

     ——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没有才能而又不讲信用,这种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呀!”(《论语》译评)

     ——孔子说:“狂妄却不正直,无知却不厚道,表面质朴却不讲信用,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会是这样。”(《论语》拼音、注释、今译、诵读本)

     ——《论语别裁》的翻译:“狂而不直”,有许多人狂,豪迈得很。但是假狂的人很多,内心不正直,歪曲心肠,这是一个大毛病。“侗而不愿”,看起来笨笨的,好像是很厚道的样子,但一个人貌似忠厚,而心里鬼主意蛮多,并不是真正的厚道。“悾悾而不信”,有许多人自己是空空洞洞的,却不相信人家,也不相信自己,只是空空洞洞,莫名其妙的作一辈子人。“吾不知之矣”,孔子说有这三种人,我不知道这个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上述几种译法,在对“狂”、“悾悾”、“吾不知之矣”三处的理解偏差不小。

    语录中之“狂”是“狂狷”即狂放还是狂妄?我看该是前者,这样才与“不直”形成对比,即南怀瑾所说的假狂。“悾悾”是“样子诚恳”、“没有才能”、“表面质朴”还是“空空洞洞”?查《汉语大辞典》“悾”字条,未见“空洞”释义,只是说“诚恳”,未知南怀瑾之说依据何在。而“吾不知之矣”句实在太简化,所以诸译均做了演绎,但前四种译法似乎均是孔子面对三种人感到无奈和无法的消极心态,而南怀瑾的译法则反映了孔子对出现这三种人之后对社会的深深忧虑,比较符合孔子的心理状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