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杯何以不像酒杯——《论语》译文比较(116)

(2009-07-19 09:32:41)
标签:

《论语》

版本

比较

文化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篇第六》)

    ——《论语别裁》是把这段语录与前面一句“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连起来的,并一并进行翻译的。这样可能更有助于理解孔子说“觚不觚……”的本意。

    由于把“觚不觚,觚哉?觚哉?”单独列出来翻译,所以从字面上就无多可说:“说是觚又不像觚,这是觚吗?这是觚吗?”这样确实令人模不着头脑,不知孔子说什么。于是,几种译本都在注释中进一步做解释,如“孔子言‘觚不觚’,实是对事物有所改变、有名无实、名实不符的感叹,含有对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等社会现象的不满。”(《论语通译》)有的译本则简单地说是“大约孔子见到的觚已不合觚的形制了,故发此慨叹,以批评名实相违的现象。”(《论语全译》)这并未与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联系。有的说“觚:古代盛酒的器皿,最初的形制为上圆下方,有棱角,春秋时代改成圆筒形了,所以孔子发出以上的感叹。”这是说孔子就是对酒具说的,别无他意。这个译法显然有违《论语》深意。

    南怀瑾是这样翻译的:“觚依考据是一种四方有棱角的酒杯。依古人的解释……这句话,是孔子在感叹说,这个时代什么都变了。你看嘛,这只酒杯本来是有棱角的,现在酒杯的棱角也磨平了!孔子说我们的文化已经衰落了,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件非常吃力的工作。除非像齐国那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能为后代文化努力,再加重整一番,可至于鲁。鲁国的文化有相当基础,能够把它再发扬光大一点,可以保持传统文化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