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出封地”与“整兵振武”——《论语》译文比较102

(2009-07-07 12:10:52)
标签:

《论语》版本

比较

文化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同上)

 ——“孔子说:‘臧武仲以让出封地防邑为条件,要求鲁君在鲁国为臧氏立下继承人,虽然说这不是要挟国君,我不相信。’”(《论语全译》)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而请求(鲁国国君)为他在鲁国立后代为大夫,虽然有人说(臧武仲这样做)不是要挟君主,可是我不相信。’”(《论语通译》)

 ——“孔子说:臧武仲以防这块封地来请鲁君立他的后代为鲁国卿大夫,虽然说不是要挟,我不承认。’”《论语【译评】》、《论语(拼音、注释、今译、诵读本)》)

 ——“臧武仲是鲁国的大夫,犯了罪自己逃出去。可是不肯放下权力,在防区上整兵振武,向鲁君要求,封他的儿孙永远作这个地方的首长。他用这个方法,取得这个位置。孔子说,他这样做,表面上虽然说是提出退让的要求,不说要挟,但是这不必骗人了,我是不相信的,他分明是用要挟取得富贵功名与政权。”(《论语别裁》第658659页) 
   上述4种译法,第一种与第四种是完全相反的。一个说是“以让出封地防邑为条件,要求鲁君在鲁国为臧氏立下继承人”,一个说是“不肯放下权力,在防区上整兵振武,向鲁君要求,封他的儿孙永远作这个地方的首长”;后者的翻译比较具体清晰,但阐释是否得当?第二第三种译法,对“以防求为后于鲁”并未解释清楚,有些含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