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末”章难下笔——《论语》译文比较(100)
(2009-07-07 12:04:54)
标签:
《论语》版本比较文化 |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同上)
这段语录中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果哉!末之难矣。”诸译为“说得真干脆!没有词儿难倒他了。”(《论语(拼音、注释、今译、诵读本)》)“说得好果决啊!没有话可驳倒他了。”(《论语全译》)“说得真果断坚决啊!(如果真像趟水那样)就没有什么困难了。”(《论语通译》)“果决啊!这样就没什么难的了。”(《论语【译评】》)按此种种译法,似乎孔子都是在赞扬那个“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或曰受到其启发后思想豁然开朗。这样的逻辑是否顺畅?
又是南怀瑾一反古人之意,独家释义曰:“古人对‘末’解释为没有,就是没什么困难的意思。我认为‘末’是最后的意思。孔子说人生最后的定论实在很难下,我们作一辈子人,尤其断气的时候,自己这篇文章的末章最难下笔。无论大小事情,都是‘末之难矣’。同时孔子这里也在讲乐理,最后的余音是很难处理。……如果认为孔子说,天下事没有什么困难的,那这个孔子就太粗率了。”南怀瑾还分析了后世儒家之所以对孔子之语有所曲解,是因为他们把孔子看成一个宗教教主式的偶像,造成了偏见,到了宋儒更是变本加厉。(见《论语别裁》第693~6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