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物瑚璉?——《论语》译文比较(87)

(2009-07-05 20:42:02)
标签:

《论语》版本

比较

杂谈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公冶长篇第五》)
     ——
对这段语录的翻译,上述五种版本看似基本一致,并无原则性的差异。但仔细考究,发现几个版本之间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如《论语通译》译作:“子贡问孔子:‘我端木赐怎么样呢?’孔子说:‘你,是个有用的器具。’(子贡)问:‘是个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璉。’”该版本还在注释中曰:“孔子用瑚璉比喻子贡,虽是有用之才,但也不过仅有一种具体的才干,达不到最高标准的‘君子不器’。”而《论语全译》在翻译这句时加的注释中曰瑚璉“后来用它比喻有治国才能的人”,此说似比之《论语通译》对子贡的评价在程度上进了一步。《论语别裁》在翻译这句话时,对“瑚璉”作了充分的阐释,对子贡的评价也是最到位:“‘瑚璉’是古代的玉器,这个玉器,还不是民间普通老百姓可用的。是古代用于供于庙堂之上的,相当于中央政府、皇宫的布置,摆在上面,非常精洁庄严。为什么呢?它是‘高’、‘贵’、‘清’的象征。子贡形成这种精神的典型,未免太高、太贵、太清了。古代要在国家有大典的时候,才请出瑚璉来亮一下相。平常的时候,只好锁在柜子里藏起来,保护起来。”“子贡是政治、经济、外交、工商样样皆通的大通才。”由此看来,由于对“瑚璉”的确切含义和孔子对子贡的实际评价掌握程度的差异,导致了译文准确度的错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