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与旧识——《论语》译文比较(72)
(2009-07-05 13:48:0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上)
—— 这是一段人们熟知的语录,“温故知新”也是被经常运用的成语。但是,对这段看似简单的语录,其译法却也存在差异。试比较以下几种译法:
“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论语通译》)这里说了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温习旧的,就能获取新的——这种联系是否科学?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新知识是在老知识基础上的发展和深化,但也不是绝对的,人们直接进入新的知识领域也是完全可能的。
“孔子说:‘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和认识,就可以做老师了。”(《论语【译评】》)这里所说的新是指对旧知识的新体会,是知识的量变。
(《论语全译》、《论语拼音、注释、今译、诵读本》基本相同。)
“……温习过去,知道现在的,便可以做人家的老师了。……‘温故’——说过去的我们要知道,譬如讲中国历史……认识了过去,就知道未来,这样,‘可以为师矣’,过去就是你的老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意思。”(《论语别裁》)这里是从历史知识的借鉴角度讲的,还是符合孔子的语境的。因为孔子说的肯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如科学知识之类,而是为政之道等等。
所以,我还是赞成南怀瑾的译法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