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诗》外——《论语》译文比较(71)
(2009-07-05 13:38:35)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篇第二》)
——(子曰)“《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论语通译》)
——(子曰)“《诗》共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主旨纯正无邪。’”(《论语》拼音、注释、今译、诵读本)
——(子曰)“《诗经》的三百篇诗,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其特点,就是:‘纯正无邪’。”(《论语全译》)
——(子曰)“《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思想纯正’。”(《论语【译评】》)
上述4种译法虽措辞略有不同,但意思基本一致,即谓孔子是说《诗经》本身的思想特色——“纯正无邪”。我过去多次读此语录,也是如此理解的。但是,读了《论语别裁》对此语录的解读,发现问题了。南怀瑾说:“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是为了‘思无邪’。”注意,南怀瑾这里说的是孔子“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是为了“思无邪”,并非说《诗经》本身的主旨是“思无邪”。南怀瑾针对有些人觉得看似有关文学内容的这段语录编排在《为政篇》第二条,似乎有些不对路的疑虑,作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阐释后,总结曰:孔子“告诉我们为政的人,除了领导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对于自己的修养,更要有诗人的情操,才能温柔敦厚,才能轻松愉快的为政。”所以,上述4种译法,还没能从《论语》编排体系思想上来体会此语录位置的深刻寓意,因而把其意思领会成孔子对《诗经》的评价。其实,即便是论《诗经》,对内中劳人思妇的百般情愫,也是很难只用“思无邪”三字来概括的。所以,上述4种误译,该加以纠正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