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同上)
——(子夏曰)“各行业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达到实现道的目的。”(《论语通译》;《论语全译》、《论语(拼音、注释、今译、诵读本)》基本相同)
——(子夏曰)“各种工匠在他们的作坊里才能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只有学习才能达到所追求的仁道。”(《论语【译评】》)
——(子夏曰)“社会上各种做工艺的,自己必须有一个工艺场地,才能专心做成他的事情。知识分子的求学,首先要认识,学术知识是一回事情,透过知识还要建立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无以名之,称它为道。一切学问为了道而学,知识学问都是为了培植这个道,知识并不就是道。‘道’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三方面来讲:有它的体,有它的相,有它的用。体就是中心,形而上的。相就是它的现象。……这个相为达到人生目的就是用。”(《论语别裁》第866~867页)
上述三种译法,第一种对语录中的“道”字未作翻译,这显然是不妥的,因为这是个“关键词”,如果不加翻译而照搬,就让人难以完整准确地理解语录的含义;但这个“道”字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它与“仁”一样是个大问题,难以说清楚。而南怀瑾先生没有回避,并用比较多的篇幅着重解释了这个“道”字。这样,我们可以大致知道,作为知识分子,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即核心理念,为了国家和社会走上正轨,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