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断还是结果?——《论语》译文比较(28)
(2009-06-30 19:35:24)
标签:
《论语》版本比较 |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同上)
对这段语录的翻译,上述5种译本大体相同,但对“言必信,行必果”这句早已成为应用广泛的名言警句,《论语别裁》的译法与其他4种版本居然不同:《论语别裁》译为“讲了的话一定要兑现,做事一定有结果,有始有终。”(见该书第628页)而其他版本均译为“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断(或果决)。”前者是要求做事有结果,即完成整个过程的,而后者仅仅要一个做事的态度即果断,至于结果如何不在其列的。显然,这两种译法是有很大差异的。那么,孔子之说“果”究竟何意?我看还是南怀瑾对,因为从修辞来看,“言必信”与“行必果”是对仗的,如果“信”是兑现诺言的话,那么,“果”就必得是一种结果了,仅仅是果断的态度显然难以与之相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