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择邻而居还是学问之境?——《论语》译文比较(10)

(2009-06-28 15:43:45)
标签:

《论语》

版本

比较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篇第四)

——“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住处,哪能算得上是明智呢?”——《论语通译》(徐志刚译注)《论语》【译评】(刘琦)《论语(拼音、注释、今译、诵读本)》(何香荷注译)和《论语全译》(阎韬、马智强译)也作如是译。

    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却与众不同,该书在阐释这句话时,曰:“照三家村学究的解释就是:‘孔子说,我们所住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真不知道世界上哪来这许多仁人君子。对‘择不处仁,焉得知?’他们解释说:‘我们选择一个居住的地方,假使不住在仁里的当中,这个人就不算有智慧的聪明人。’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大家都是笨蛋!现在依照我们新三家村学究的解释,‘里仁为美’意思是我们真正学问安顿的处所,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是学问到了真善美的境界。‘择不处仁’的意思是我们学问、修养,没有达到处在仁的境界,不算是智慧的成就,这是第一原则。”

这里问题大了。一个说是居住的地方,一个说是学问的境界,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啊!我看还是南怀瑾说得有理。满怀仁德之心的孔子还不至于把老百姓都拒之于千里之外吧?把“里仁为美……”理解为孔子要人们选择好居住的人群,似乎是在穿凿附会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