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岁祥林嫂》后语

(2025-01-09 10:17:32)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杂谈

后 语

自打1957年起,我以教书为业凡四十又一年。在教课、改本子的间隙,不忘结合备课与进修写点小东西;也是信从叶圣陶老人的倡导:既然教学生游泳(写作),老师就要亲自“下水”(练笔)。到2017年初,编选四十多篇学习心得而为一册,因为所选全是有关鲁迅的习作,故名之曰“鲁海求索集”。这是第一本所谓自己的著作。本来在1998年教书期满,退休走下讲台后,就感到时间比较充裕,应该定下心读点书:可以一本一本,一篇一篇,乃至一点一点地读,但因故未能如愿。终于从2017年秋天开始,用两年时间专注于《孔乙己》,慢读细品,琢磨文字和情节,有了一些体会,陆续写成二十来篇阅读笔记,结集成《发现孔乙己》。这算是第二本自己的书。书既成而意未尽,觉得可以再品读一篇经典。这次选《祝福》,也是教过的课文。又花费三载光阴,边读边写,遂有这本《百岁祥林嫂》。以上,就是我几十年来——特别是近七年来,平平常常的读书生活。

关于《百岁祥林嫂》,应该多说几句。

从读《孔乙己》到读《祝福》,首先关注两个主人公,读书人孔乙己和山村女人祥林嫂,拷问两者的性格和命运,有没有相同点,而相异之处又在哪里?据此写了《鲁镇苦人论——从孔乙己到祥林嫂》,将二人定性为“苦人”。此为重读《祝福》的第一页答卷,写于2021年春。由此篇开头,在反复阅读文本,参考已有论著中,将新感知、新认识形之于笔墨,断断续续的,就有了收在这里的二十篇文章。

读书重在体悟,重在读出不同于既往的见解,即所谓新感知,新认识。比如祥林嫂,旧论多界定其社会身份为“劳动妇女”,我过去在语文课堂上,也是这样教给学生的,照本宣科兼人云亦云,欠缺独立思考。在读中,以其出身和生活环境再品味:似以界定为“山村女人”(有别于鲁镇女人,如柳妈之辈)才最为准确。但“苦人”—“山村女人”,尚不足于认定祥林嫂的典型性。一读再读,深入探究,乃有“底层英雄—伟大母亲”,直至“国人精神之母”的最终认知。

阅读《祝福》最根本的,是准确认识典型人物祥林嫂。其间,自然离不开对小说情节(包括细节)、人物关系等的精准把握。于此,一些过去忽略,或理解有误之处(如,关于祥林嫂的哭诉,她与“我”的河边问答,等等),经重读细品,终于有了比过去益加清晰的理解。这类具体问题的解析,也是这次研读的重要内容。

以上所述点滴见解,包括全书内容,是耶非耶?不妨作为一愚之言,期盼智者、识家诸君不吝赐教。

应该说说书稿的编排。所收二十篇文章,大致分为两组:前十篇,偏于学术性探讨,在人物评论、细节解读之外,另有对《祝福》研究史的回顾,对前辈成果、時秀新论的评说等;后十篇,重在联系中学语文教学,针对现行《教学用书》作一些补充,或有所商榷。兼顾两者的私心在于,学习先贤前辈的精神,研究和撰著面向读者,面向青年,面向教学。在二十篇之外,选收与鲁学相关的其他文章四篇,亦为近时之作,是为附录。2024年系《祝福》发表一世纪之年,所以拟书名为“百岁祥林嫂”,以示纪念。全书篇什均曾见诸纸媒或网刊,编排中,间有文字标点订正与技术处理。

最后,为书稿顺利出版表达诚挚的谢意——首谢郜元宝鲁学名家,郜君于勤奋著述、佳构喷涌而出中,肯于拨冗赐序,且溢美之辞多有;在愧领之余,权且看作学界先进对学鲁旧人的眷顾吧!再谢乡贤兼书家而无缘拜识的朱子敬先生,欣然接受辗转托请,为拙书题签而不厌其烦,益增拙书光色!最后致谢:在写作、审搞、刊发、编辑和出版各环节,惠予关注、支持和指导的诸多友人!没有众友扶助,深感举步为艰。为避繁琐,尊讳恕不列举!

                                                                    谷兴云 龙年(2024)五月劳工节

于安徽 阜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