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神经系统并非盲目模仿
猴子会盲目模仿它所看到的动作,也许你觉得它滑稽,但其实你比猴子好不了多少:当你看到别人做一个抓杯子的动作时,大脑就会模拟激活与抓杯子相关的动作神经回路,不管你的肌肉是否真的做出了动作,我们在脑海里已经做出模仿。这一机制是通过“镜像神经元系统”实现的。
“镜像神经元系统”对人和动物学习新动作、新行为起重要作用。但神经学家一直想知道,那些身体条件无法重复他人动作的残疾人,其“镜像神经元”的反应有何不同呢?为此,荷兰、意大利和法国科学家合作完成了一项最新研究。他们分别让16位正常人和两位生下来就没有手的残疾人,观看他人用手做动作(比如抓杯子)的影像资料,
同时用核磁共振成像监测他们大脑的活动。
结果发现,当观看影像时,所有正常人都在大脑中作出反应,似乎也要去用手抓杯子;而没有手的残疾者会在大脑中激活一个不同的神经路径,被激活的是指挥脚运动的那一区域——仿佛他们要用脚去抓住杯子,而平时他们也只能用脚抓杯子。这显示,人类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功能并不是盲目简单模仿动作,而是有意识有目标的。
“懒一些”的机器人更像人
一个机器人如何才能看上去更温文尔雅、更像人?让它尽可能变“懒”一些,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Oussama
Khatib给出的建议。
通过建立电脑模型模拟人的动作,Khatib发现,我们人类行动时自然而然地会设法让肌肉消耗的能量最少。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懒惰的。
我们喝咖啡时,端咖啡杯的手臂会与身体保持30~45度角,肘部离躯干既不会太远也不会太近,因为这样最节省能量。
当Khatib利用能量最节约原理来指导设计机器人运动的计算机模型时,发现机器人的动作变得看上去更加自然。
吸烟能预防帕金森氏病?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报告,长期吸烟者患帕金森氏病的风险仅为不吸烟者的一半,似乎吸烟有预防帕金森氏病的特殊效果。然而,因为吸烟的确会增加患多种癌症和心脏疾病的风险,而帕金森氏病并不常见,研究者提醒,该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提倡通过吸烟预防帕金森氏病。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搜集分析了从1960年以来的11项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包括了3000个帕金森氏病患者和9000个健康人。
通过分析其吸烟史和患帕金森氏病的风险,研究者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几乎都发现了吸烟的这种保护效应。
研究者推测,这种预防效果可能来自尼古丁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尼古丁能保护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而帕金森氏病正是由于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受损导致的。但研究者也怀疑可能是烟草中其他化学物质在起作用,甚至与烟草中的化学物质无关。
美容需慎用聚乳酸皮下注射
《美容皮肤医学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提醒爱美的人们,
在眼部除皱手术中使用的聚乳酸(PLA),如果注射不当可能造成毁容伤害。
PLA是隆鼻除皱等美容手术中采用的新材料。澳大利亚的专家说,PLA不应当作皮肤填充剂进行浅层注射,尤其是在眼部周围,这种材料需要放置在肌肉下面,才更安全、更有效。只有熟练、有经验的医生才能被允许在眼部周围使用PLA。
专家告诫,对待最新美容技术,医生和消费者都需要更谨慎,最新的未必是最好的,等新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改进之后再选择采用,才更明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