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冠李戴—医疗纠纷(5)

(2008-11-17 22:05:25)
标签:

杂谈

张冠李戴—医疗纠纷(5)     张冠李戴

                                             —医疗纠纷(5

天气骤然变冷,患感冒、咳嗽、腹泻的人多了起来,某医院门诊输液室人满为患,杵拐杖的;抱小孩的;背书包的;挺着大肚子的;穿着时髦的;文质彬彬的……把个输液室挤得水泄不通。几个护士像小燕子上下翻飞,照护这前来输液的病人。

“吕春梅,吕春梅,哪个是吕春梅,该你输液了”,一个护士大声喊道。只见一个孕妇上前,回应道:“是我,是我”,忙到输液室前的台子上伸出了胳膊。这位护士也是手脚麻利,三下五除二就把液体给吕春梅吊上了。吕春梅怀孕已有三个月,近几天感冒咳嗽十分难受,本来坚持了几天不想输液,害怕影响了胎儿发育,但病情越来越重,不得已只得来医院治疗。一个小时过去了,两瓶液体也输进了一瓶半,吕春梅的丈夫来医院准备接她回家,无意中看了一下输液卡,忽然发现瓶子上挂着的药单居然不是他妻子的名字,而是叫“余春梅”!吕春梅的丈夫急喊护士,护士对了药物和姓名,确实是输错了,吕春梅的药还在输液桌上,而余春梅的药已经输进了吕春梅的体内。护士有些发慌,赶忙喊来了护士长。护士长不愧是护士头,她临危不乱,简单地询问了吕春梅的病情和输液后的反应,在得到没有什么不适的回答后,告知吕春梅及家人:“液体确实是输错了,因为“吕”与“余”读音有些像是,加之人多声音嘈杂,吕春梅又主动上来应答,导致了张冠李戴的结果,对此表示道歉。同时这位护士长表示,吕春梅与余春梅都是患感冒,用药差不多,余春梅的药吕春梅也能用,效果是一样的。”听了护士长的解释和道歉,看到责任护士忐忑不安的表情,老实本分的吕春梅及家人未再说什么,按护士长的解释把剩下的半瓶液体输完了。

液体输完后,吕春梅感觉这件事不能就这样算了,她记录了给她输错药的药名“伊替米星氯化钠”,又到药房要求查看了该药的说明书,上有这样一句话“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进入胎盘和乳汁,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应用此类药物应被告知对胎儿或婴儿有潜在的损伤,为安全起见,应避免使用。”吕春梅还要求值班医生把输液情况在病历上做了记录:今天上午门诊用伊替米星氯化钠200ml注射,观察半个月,若有不良反应,请随诊。(已怀孕3个月+,拿到证据后,吕春梅及家人找到医院办公室进行了投诉。

医院在调查后由一位副院长回答:“打错针确实是医院的过失,但胎儿是否受到影响无法检查出来,所以无法负责。如果吕小姐认为有必要,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或申请医疗鉴定。”因暂时没有什么反应,吕春梅及家人只好偃旗息鼓,但每天过的提心吊胆,害怕有什么不良反应发生。此例医疗纠纷悬而未决,看来只能等吕小姐分娩后才能见分晓了。

点评:伊替米星氯化钠主要会引起胎儿听力受损,尤其是3个月之前的胎儿,但这种损伤目前无法检查出来,很难分析吕小姐的胎儿是否受到了影响。医院发错药、打错针现象时有发生,关键在于是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尤其是护士,把的大多是治疗的最后一关,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差错或事故,三查八对不能做样子。本例中护士虽然对了患者的姓名,由于“吕”“余”读音相近而没有反复验证,导致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说到底还是工作不细。护士长忽悠病人的说法实在是不敢苟同。在已经发现输液有错的情况下,为了减轻自己工作的失误而要病人继续输完本不该她输的液体,是错上加错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