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应化雨
应化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52
  • 关注人气: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宜回首顾螳螂

(2012-04-09 18:51:29)
标签:

杂谈

也宜回首顾螳螂

 

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说:北宋时候,有一位叫陆元光的地方官员,平日很喜欢吟诗作赋。他在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作官时,一天与同僚聚会,忽闻树上蝉声高唱。此时其中有个平日里惯于中伤诽谤他人的州幕官(州衙中参谋一类的官员)便指着蝉声对陆元光说:“你既然能作诗,可以咏此。”陆元光推辞再三而不得,于是便即席吟道——

绿阴深处汝行藏,风露从来是稻粱。

莫倚高枝纵繁响,也宜回首顾螳螂。

此诗表面上句句都是在咏蝉,可实质里却是在辛辣地讽刺那个州幕官;那州幕官听了满面羞愧,刚才那咄咄逼人的气势也当即收敛了许多。

行藏:犹言行止。“风露从来是稻粱”:传说蝉以露为食,这里是指蝉把“风露”当作“稻粱”之意。“莫倚高枝纵繁响,也宜回首顾螳螂”:汉代刘向《说苑·正谏》说:“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有一则成语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即源出于此——这两句诗便是运用这一典故。陆元光的这首咏蝉诗,既是即景,又取“螳螂捕蝉”之意,形象生动,音韵调和,自是一首难得的咏物佳作。

 

     我很喜欢这首咏蝉诗。我曾把它的题目当作“谜底”隐藏起来,将此诗作为一则谜语让人猜;猜中者无不以为绝妙。但是,我喜欢此诗,还认为它有着一层更值得人们深思的深意在——有道是“天可度,地可量,惟有世人之心不可防”,如果我们把作者的讽刺之意暂且先放到一边,而从“处世”这一角度去领略,那它不正是在告诫你、告诫我,也告诫天底下一切善良的人们“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