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美东
徐美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818
  • 关注人气:4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地054﹒新城

(2020-04-26 16:03:08)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读文·新城】原文:下兵三川,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资治通鉴》第3  公元前316)译文:出兵黄河、伊水、洛水一带,攻取新城、宜阳,兵临东西周王都。

【简介·新城】新城,古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伊川县。唐尧时称伊侯国,虞舜时称伊川。战国时称伊阙,后改新城,为诸侯韩国之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纵横家张仪劝秦惠王伐韩曰:“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此后新城被秦占有,《史记》载:“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新城县,隋开皇年置伊川县,宋入伊阳县,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分置自由、平等两县,民国二十一年合自由、平等两县为伊川县,至今。

 

读古地054﹒新城

伊川县地处河南西部,北依洛阳,南接嵩县,东临登封,西望宜阳,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

【读后随笔】新城故城看胜迹

新城故城,位于今河南洛阳市伊川县城关镇与平等乡一带。在历史上,新城是地名,又是城名。作为地名,从战国到隋初,沿用了近1000年;作为城名,从战国中晚期算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据考证,新城故城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正属三仞之城,其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680米,南北宽1250米,城墙厚2035米,城墙墙体由小圆夯、平夯筑打而成,每层厚约810厘米。同时“考证”也表明,新城是历史文化厚重、文物古迹众多的故城。如今,这里仍然保存有古老之祠堂、古色之庄园、古朴之陵墓、古怪之石龙等等,无不引人入胜。

读古地054﹒新城

伊尹祠堂  坐落于今伊川县平等乡平等村。此祠堂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古莘国(今洛阳伊河)人,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开国元勋、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华厨祖。现在的祠堂包括圣母冼姑殿、伊尹大殿、伊尹夫人殿、花戏楼。石匾刻写伊尹祠,祠前有联曰:“伊尹耕野几度鸣鹤盘桓九皋去,汤王聘贤五番玉骑奔腾龙门来。”祠中有伊尹塑像,供奉牌位商开国右相有莘氏圣人伊尹之尊位;立有第一名相伊尹碑等,上书“伊水遗婴伊川伊尹成汤五聘造就华夏相,莘野慈母莘地莘氏空桑得婴养成河洛贤”。祠后有伊尹墓,墓高3米,周长46米,墙高2米,坟前墓碑为清同治年间所立,长方形,圆顶方座,碑高2.05米,宽0.48米,厚0.18米,篆字题名:“商元圣墓”即伊尹墓碑。整个祠堂古老恢宏,周围林木葱葱。

平泉庄园  位于今伊川县城关镇梁村沟。在伊川县城,有一座山叫平泉山;有一条河叫平泉河;因而有一所别墅亦称平泉庄园。这一庄园的主人,正是被誉为“万古良相,一代高士”的大唐宰相李德裕。李德裕出身世家,一生酷爱嘉树芳草、奇山怪石,并费尽心机地建起了这座庄园。从平泉庄园遗址看,其规模宏大,方圆5公里。内筑亭台楼榭100余处,遍植奇花异草,广集珍木怪石。有鸣皋山、瀑泉亭、双碧潭、垂钓台、丛竹幽径、醒酒石等景点。每当旭日东升,整个山庄披上了金色霞衣,悠扬的牧童笛声在空中回荡,好一派古色古香的田园风光。可惜随着李德裕被贬,平泉庄园也日趋荒废。后人便在平泉庄遗址上建平泉寺,以增添庄园的热度。平泉寺是平泉庄园中最美的地方,北有一清池,面积五六十亩,寺内有一眼泉,水至清,缓缓而流。宋初张泊在《贾氏谈录》中写道:“平泉庄周围十里,构筑台榭百余所,天下奇花异草,珍松怪石,靡不毕致其间。” 如今这里已成为避暑游泳的好去处。

邵雍陵墓  位于今伊川县平等乡的紫荆山下。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被称为“理学五子”之一,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病卒,终年67岁。邵雍陵墓,东临伊水,西依紫荆山,周围群峰拱围,草木茂盛,现存建筑物有石坊、山门,飨堂等,四周建有围墙,并保存有石雕,石刻,给人以庄重、古朴之感。在这里,石坊位于墓南,距山门20米,由青石砌成,底柱四根,呈正方形,底柱之座双侧均有石墩夹持,下为石鼓,上呈月牙样,坚固美观。上部有石梁横连四柱,石梁之上雕成筒瓦状,坊脊两头各雕一石龙头,并刻有楷书“安乐佳城”,山门有石刻对联,上联“删后无诗啸月嘲风留青壤”;下联“画前有易蹑根探窟见先天”。山门上方有石刻匾额,楷书“邵夫子墓”。墓前石牌坊系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42)嵩县知县徐玑督工于旧坊遗址新修而成。此外,邵雍陵墓还保留有明清民国时重修碑记三方。

天然石龙  位于今伊川县平等乡龙头沟。这里有九条沟溪,世称九龙之地。沟中有泉曰黄龙泉,石龙即位于龙泉之北沟壁上。神奇古怪的是该地区皆为深厚黄土,唯有石龙是天然岩石层,龙泉水常年流淌不息。天然石龙仅露部分,长达90余米、高近10米,龙的吻、牙、眼、角、身、翼、足等俱全,呈伏卧欲腾飞状,被誉为“天然第一龙”、“世界第九大奇迹”。 据地质考古学家考察,此石龙是地下水中碳酸钙离子长期自然聚集,又经一系列地质变化所形成的天然奇观。此石龙的发现,揭开了中华龙神秘的面纱,原来中华神龙的起源就在这里。北京大学考古学家李仰松先生赞叹伊川天然石龙:“石龙腾飞中华志,古今敬仰民族魂。”原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史念海先生题词:“天造地设,蔚为奇观。”(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