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地035﹒桂陵

(2019-11-27 16:00:36)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读文桂陵】原文: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资治通鉴》第2卷 公元前353)译文:魏军急忙还师援救国内,在桂陵这个地方与齐国军队发生激战,魏军被打得大败。

【简介桂陵】桂陵,古地名。据说,桂陵因这里有桂树和丘陵而得名。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在此展开一次激战,史称桂陵之战。此后,桂陵享誉天下。《史记·魏世家》记载: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年),“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亦称“围魏救赵”。

 

读古地035﹒桂陵

史家大多认为,桂陵位于今河南长垣西南,具体地址在今长垣县大堽村。另有《史记正义》称:桂陵“在曹州乘氏县东北二十一里,乘氏乃当今之菏泽”。即今山东菏泽市东北,具体地址在今菏泽市牡丹园。

【读后随笔】同是桂陵遗址,别样古地风韵

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为人所熟知。公元前353年,魏国伐赵国,围其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和孙膑前往救援,引兵直攻魏都大梁。魏兵回救大梁,齐军乘其疲惫,在桂陵大败庞涓率领的魏军,从而解救了赵国。因此,此战又称“围魏救赵”。历史上,桂陵之战确实发生过,也确有桂陵这个地方。然而,桂陵之战遗址今在哪里却众说纷纭,有人说在河南长垣,有人说在山东菏泽。千年古桂陵的不一说法,似乎只能给人以遗憾之感,其实也不尽然。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一说法的桂陵更具观赏价值。游览者应该到长垣、菏泽去走走,看看不一的桂陵遗址,可以品享别样的古风古韵。真可谓是:悠悠古风韵,绵绵故地情。

读古地035﹒桂陵

长垣桂陵之战遗址。在长垣县大堽村,竖立着高约3米“桂陵之战遗址”纪念碑。此碑立于大堽南,颇有浓烈的古风古韵。大堽,位于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人杰地灵,文化古迹众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处古迹就是桂陵。长垣大堽桂陵,有桂树亦有丘陵,是夏朝第五代国君少康的陵寝。《说文解字》中记载:“(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葬长垣。”简言之,4000多年前,这里叫桂陵,是杜康美酒飘香之地。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酒仙杜康曾在此造酒传播技艺;兵仙孙膑在此打败魏将庞涓后,曾用这里的美酒犒劳三军将士。原来,桂陵之战与杜康之酒还有一段不解之缘。看来,此战此酒就在此桂陵。1977年文物普查发现,这一带有战国时期的武器和墓葬。武器有铜矛、铜镞、铜带钩、铜车马器等;墓葬为成排的单人单室砖墓,墓中多有当年的遗物。这些兵器、遗物与古今典籍记载相吻合。2002年这里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菏泽桂陵之战遗址。在菏泽市曹州牡丹园,有“桂陵之战遗址”字样的纪念亭,亭高10余米,由一色的青石建造,亭下是三级石台,六根龙柱支撑起顶棚,整个结构呈正六边形;龙柱上雕刻着龙、祥云等图案。亭正前方有一“义战碑”,碑高约五米,高大厚实,记载着桂陵之战的历史及开发该遗址的过程;碑座侧面刻有龙、麒麟、牡丹和荷花等图案,具有浓厚的民族图腾感和菏泽乡土特色。在牡丹园内还有一眼“桂陵古井”,井口直径约1米,由青石垒就,内呈圆形,外呈正八边形。据传,此井是桂陵之战时,为解决将士用水所造,至今水如泉涌,质地甘甜。这些亭、碑、井所形成的古风韵,自然会让人想起当年兵家孙膑创下的“围魏救赵”的光辉战例。现代考古工作者,在菏泽市桂陵之战遗址中,发现战国时期的陶片、大板瓦、绳纹瓦、灰陶豆及古兵器,《菏泽县志》、《菏泽市志》、《菏泽县乡土志》、《菏泽市地名志》中均有载录。如今,桂陵之战遗址碑亭、古井以及文物,吸引着无数游人。(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