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地009﹒中山

(2019-04-07 12:07:56)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读文中山】原文:使乐羊伐中山,克之。(《资治通鉴》第1卷 公元前403)译文: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予以攻克。

【简介中山】中山,古国名,亦称中山国。地处今河北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是鲜虞人建立起的一个割据政权。因其固守的中人城内有山,故曰“中山国”。中山国始建于春秋末,经历了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先为魏所败,故有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的记载。公元前380年左右,中山桓公复中山国,迁都于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村一带)。此时的疆土有灵寿、临城、唐县、新乐等地,几乎与赵、韩、魏、燕同时称王。到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

读古地009﹒中山

【读后随笔】中山古国:神秘的千乘之国

中山国是一个由白狄鲜虞部落建立起来的诸侯国。它始建于春秋后期,鼎盛于战国中期,在历经200多年后于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亡。中山国虽然只是“千乘之国”,却以“武功”闻达于诸侯,纵横捭阖于大国之间,在鼎盛时代与燕、赵、韩、魏同时称王,史称“五国相王”,与七雄并驱,成为“战国第八强”。然而物盛必衰,中山国外有强敌时刻环伺,内有自身日益骄奢,最终走向灭亡在所难免。由于其历史短暂,史载缺略,遗迹湮没地下,中山国便成了无法揭开的“神秘王国”。当代考古大师郭沫若一直在苦苦寻觅中山国的踪迹,直到他去世之前,还在深深惦念这个“神秘王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几经艰辛的勘探与发掘,这个神秘的千乘之国才得以逐渐地显露其历史峥嵘。

中山古国有都城王宫。据考证,中山国都城建在今灵寿县牛城乡故城村。整个都城依自然地形建成,平面呈桃形,南北长约4.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城垣依自然地势夯筑而成,厚3-4米,北高南低,落差达40多米,地上部分已荡然无存,地下夯土城基尚在。城址分东、西城,中间有一道南北向隔墙。东城北部为宫殿建筑区,南部为手工业作坊区和居住区,西城北部为中山王陵墓区,南部为商业区、居住区。都城的核心区是王宫所在地。在牛城乡故城村至今还能看到王宫的轮廓,遗址呈矩形,东西长1300米,南北长1400米,城墙基宽40多米,顶宽30多米,残高3-8米,夯层6厘米,现西、北两面城墙和东南、东北城角保存完好。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古国有稀世珍物。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山国所在地出土了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其中有著名的“中山三器”——铁足大鼎、夔龙纹方壶和圆壶。三器上的刻铭记载了中山王世系和中山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时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青铜器、金银器、玉石器、漆器等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豪华富丽,工艺精湛,动物造型的器物和器物上的动物造型与中原风格迥异,充满了神秘的意味,将战国中山国的历史面貌和风土人情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有意思的是,出土的铜圆壶、铜扁壶等盛酒器中还保存着酒精,有的为深绿色,有的为浅翠色。虽经过2300多年的埋藏,打开壶盖时,浅翠色清澈透明的酒精仍然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它不仅是中国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发现的实物酒,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次发现的实物酒。据分析,这种实物酒就是中山古酒。

中山古国有防御长城。为防范赵国的入侵,中山国还筑建了长城,后世称之为中山长城。经考察,中山长城分布于保定西部太行山的涞源、唐县、顺平、曲阳四地,总长约89公里。主要呈现南北走向,以主干城墙为主体,另在一些险要关口筑城或筑墙扼守,在城墙内侧修筑较大的城址为屯戍点,或在城墙附近驻兵防守,共同构成一道严密的中山长城防御体系。其结构分为石砌和土石混砌两种,它的墙基宽1-3,城墙横截面呈梯形, 上宽下窄,当地有“土龙”、“龙脊”之称。由于历史久远,墙体坍塌现象十分严重。中山长城和后来的长城一样,也有烽燧和城址。在中山长城的多处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战国文物遗存。可见,中山古国在军事上也是自成防御体系的。(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