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军事26.从东海之战谈以全为上

(2018-11-18 13:29:58)
标签:

军事

笔记

《资治通鉴》

战时:公元201年;战址: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境);战况:曹魏名将张辽劝降割据军阀昌豨。战法谈:全为上,破次之

读文摘记

原文曹操遣夏侯渊、张辽围昌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曰:“公有命,使辽传之。”果下与辽语。辽为说操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辽诣操;操遣还。(《资治通鉴》第64卷)

 

读古军事26.从东海之战谈以全为上

译文汉献帝建安六年(公元201)曹操派遣夏侯渊、张辽率军围攻占居东海的昌,数月未能攻下,曹军粮草已尽,将领们商议撤军。张辽对夏侯渊说:“这几天以来,我每次巡视阵地,昌豨的目光总追随着我,而且他们的箭也比以前射的少一些。我认为这是昌心中犹豫,所以未尽全力作战。我准备与他交谈,或许能诱使他归降。”于是,张辽派人对昌豨说:“曹公有命令,让张辽传达给你。”昌果然下城与张辽交谈。张辽向他盛赞曹操的谋略武功,说曹操正广施恩德,招纳四方豪杰,先归附的可以受到重赏。昌便答应投降。张辽就孤身一人上昌占据的三公山,到昌家中,会见他的妻子。昌十分高兴,随张辽一起去拜见曹操,曹操命昌返回原处。

读后随笔

[史海拾战例 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派将领张辽与夏侯渊率军于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境)围剿昌豨,史称东海之战。昌豨,本名昌霸,初为泰山群寇,聚众割据东海,不仅不归附曹操,反而时常出兵袭扰曹军。当时,曹操遣张辽、夏侯渊围剿昌豨,数月未克。在粮草将尽的严峻形势下,倒逼张辽萌生新的想法,何不放弃剿灭,与昌豨好好谈谈,“诱使他归降”。在与夏侯渊商量后,张辽就开始操作这件事。果不然,昌豨走出军营与张辽面谈降曹之事。张辽趁热打铁,只身上三公山(在今山东郯城县东)昌家中,拜候其家人。昌豨见张辽如此坦诚相待,十分感动,当即就跟随张辽拜见并归降了曹操。昌豨降曹后,曹操准许他返回原地继续担任军职。

读古军事26.从东海之战谈以全为上

[战例析兵法 东海之战的战场主角是张辽。张辽,是曹操最信任的名将之一,有“英雄无畏”之美誉。此战,最大的亮点是张辽改杀伐而谋招降。为了招降对手昌豨,张辽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利机会,积极奔波打心战。他不带兵器,走出军营与昌豨面对面沟通;他不要护卫,只身赴三公山把温情送到昌豨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辽终于打消了昌豨的顾虑,“豨欢喜,随辽诣操”,由此避免了一场血战。不难看出,贯穿本战例的兵法思想是“以全为上”。《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意思是,在各种不同的用兵方略中,保全敌国而使之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保全敌一个军而使之降服是上策,击破敌的一个军就次一等;保全敌的一个旅而使之降服是上策,击破敌的一个旅就次一等;保全敌的一个卒而使之降服是上策,击破敌的一个卒就次一等;保全敌的一个伍而使之降服是上策,击破敌的一个伍就次一等。兵圣孙武的“五全五破”论述,主要是把“全”与“破”对照,将“上”与“次”对比,层层推进,从而引出中心论点:全为上,破次之。所谓的“以全为上”,即把“全”放在优先地位,以屈服为前提条件,与“破”作比较,不动干戈,去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效果。简言之,就是以心战而使人屈服为上策。

[兵法谈今用 以全为上,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各种武装集团所追求的谋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事表明,不是西方军事集团力“破”所致,而是通过谋“全”所产生的结果。因而在新形势下,以全为上大有可为。当下,运用这一谋略仍需注意两点:其一,打好心战。以全为上,最重要的是打好心理战。心战,不仅可以瓦解一支部队,而且还能瘫痪一个国家。增强打好心战的能力,以全为上就容易见到成效。近代兵学家李德哈达说:“在战争较高阶段中,若能在对方指挥官之心理上,造成一种印象,则其结果,即可瓦解其整个部队之作战力量。而在战争之最高阶层中,对于一个国家之政府,若能加以心理上之压迫,更足以瘫痪其所有一切作战力量,即如一个人之手掌瘫痪,则刀剑当然会从其手中落下。”(《大战略》)其二,强化军力。以全为上不是不要军力,“全为上”与“破次之”是互补的,“为上”固然重要,但“次之”并非可有可无。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全为上更需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美国著名政治家、前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是前苏联解体的重要幕后推手之一。他在《运筹帷幄》一文中写道:搞垮苏联不应该是通过战争,而是一个用雄厚军力不断积累得分逐步压倒对方的过程。即便是西方集团发动的摧毁伊拉克、南斯拉夫、利比亚的高科技战争中,也有以强势军力逼人屈服的用意。(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