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军事笔记《资治通鉴》 |
【军事篇之七十四】战时:公元880年;战址: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北);战况:黄巢军以快制敌,力克潼关;兵法:后如脱兔
读文摘记
原文:(十二月庚辰朔),贼至仓猝,官军忘守之,溃兵自谷而入,谷中灌水寿藤茂密如织,一夕践为坦途。承范尽散其辎囊以给士卒,遣使上表告急,……辛己,贼攻潼关,承范悉力拒之,自寅及申,关上矢尽,投石以击之。关外有天堑,贼驱民千余人入其中,掘土填之,须臾,即平,引兵而度。夜,纵火焚关楼俱尽。承范分兵八百人,使王师会守禁坑,比至,贼已入矣。壬午旦,贼夹攻潼关,关上兵皆溃,师会自杀,承范变服帅余众脱走。至野狐泉,遇奉天援兵二千至,承范曰:“汝来晚矣!”博野、凤翔军还至渭桥,见所募新军衣裘温鲜,怒曰:“此辈何功而然,我曹反冻馁!”遂掠之,更为贼乡导,以趣长安。(《资治通鉴》第254卷)
译文: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庚辰朔(初一),黄巢大军来得迅速,官军猝不及防,溃兵自山谷而入禁坑,里面灌木长藤茂密犹如蜘蛛网,一夕之间踏成一条平坦的大道。唐军将领张承范将辎重和私囊全部散发给士卒,派人上表朝廷告急,……辛己(初二),黄巢军猛攻潼关,张承范竭尽全力抵抗,自寅时到申时,关上官军弓箭已无矢可射,于是用石头投向黄巢军,潼关外有壕沟,黄巢军驱赶平民千余人来壕中,掘土将壕沟填上,不一会儿,即将壕沟填平,于是黄巢军渡过壕沟。入夜,纵火将关楼全部焚烧干净。张承范于是分兵八百士兵,交王师会,令他拒守禁坑,当王师会率军赶到禁坑时,黄巢军已经通过。壬午(初三)早晨,黄巢军夹攻潼关,关上唐军全部溃散,王师会自杀,张承范身穿便服率领残余士兵逃脱回到长安,行至野狐泉,遇到相继到来的奉天援兵二千人,张承范对他们说:“你们来晚了!”于是退还。博野镇和凤翔镇的军队退至渭桥,见田令孜所召募的新军穿着新衣皮裘,十分愤怒,说:“这些家伙有什么功劳能穿上这样好的衣服,我们殊死拼战反倒受冻挨饿!”于是抢劫新军,并为黄巢军作向导,往长安进发。
读后随笔
[史海拾战例]
唐朝末期,黄巢率起义大军挥戈西进,攻打唐都长安的门户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北),史称“黄巢破潼关之战”。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初一,黄巢军乘唐军猝不及防,疾驰潼关关下。负责防守潼关的唐军将领张承范,无力抵抗,立即派人上表告急求援。第二天(初二),黄巢军白天迅速越过壕沟,入夜抢先于敌通过禁坑,占领有利地势。初三一早,黄巢迅速向潼关发起猛攻,关上的唐守军溃散,黄巢军很快占领了潼关。此时,潼关战事已告结束。唐军守将王师会自杀,张承范着便服败逃,其它援兵也来之已晚,无法挽回败局。黄巢军在潼关的胜利,为其进攻长安创造了条件。
[战例析兵法]
黄巢破潼关之战的显著特点是:行动迅速。潼关是唐军重兵把守之地,还有强大的后援支撑。黄巢军在周密筹划、有备而战的基础上,以快制敌,不给唐军以还手的时间。战争一打响,他们各路兵马,按既定部署,马不停蹄,见难而上,直扑潼关。他们初一倏然关下,初二抢占先机,初三破关而入。出人意料地仅用三天不到的时间,就切断了外援,夺取了潼关。难怪,唐败将张承范哀叹:“汝来晚矣!”这里,分析黄巢军的战法,不难看出与“后如脱兔”如出一辙。
“后如脱兔”,源于孙子。《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说:“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段话的意思是,战争开始之前,要像处女那样显得沉静柔弱,诱使敌人松懈戒备;战争展开之后,则要像野兔一样迅速行动,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后如脱兔”,强调的是行动迅速。《兵经百篇·速字》说:“见而不决,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先收。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大凡用兵作战,先发制人要迅速,主动攻击要迅速,捕捉战机要迅速。也就是说,只要战争一打响,行动一定要迅速、再迅速。
[兵法谈今用]
“后如脱兔”,与“始如处女”相对应,是兵家非常熟悉的军事术语。在信息化条件下,展开作战还要不要像野兔一样迅速行动?回答是肯定的。信息化战争,不仅作战空间增大,而且时间因素日趋重要,对抗双方都力求通过争空间抢时间来夺取战场的主动权。这就对加快战略、战役和战术范围的兵力集结、开进、转移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要讲究迅速行动,使对方措手不及,丧失主动。“后如脱兔”仍然是信息化条件下空、陆、海战中的重要战法。
信息化战争,运用“后如脱兔”,应注意把握几个重要问题:一要在周密的组织计划中“脱兔”,否则就难以形成优势力量。战争的力量,存在于周密的组织指挥之中,离开组织、没有纪律的“脱兔”,只能是一盘散沙的盲动,不可能形成优势力量。二要在“脱兔”中进攻,否则就难以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脱兔”的本意在于消灭敌人。消灭敌人,就要采用进攻的手段。只有主动突击,才能有效地消灭敌人的有效力量。三要在“脱兔”进攻中讲究方法,否则就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战争打响之后的快速进攻,一定要讲究方法,注重方向、重点、弱点等问题。比如海湾战争打响之后,美军十分注意在快速中打击伊拉克军队的有生力量,特别是以伊军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为打击的重心,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美国国防部致国会的最后报告中指出:“中央总部司令的作战企图要求充分发挥我军的战斗力,打击伊军弱点,最终以歼灭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和以美军主力部队控制科威特地区的主要交通线结束进攻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后如脱兔”与“始如处女”是密切相关的。前者力求“动”,后者讲求“静”。一般说来,开战之前不善于“静”,就难以达到开战之后的最佳“动”的效果。也就是说,开战之前能够做到像处女那样沉静,诱使敌人松懈戒备,暴露弱点,对于开战之后的快速行动是十分有利的。相反,开战之前,沉不住气,心浮气躁,开战之后就必然会凭感情用事,很容易发生不顾客观实际而盲目“脱兔”的现象。这也是当下军事指挥者注意警醒的问题。(谢谢图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