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239.裴矩著《西域图记》

(2017-10-12 06:29:21)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合众篇061】裴矩(公元547627),隋朝官吏。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字弘大。文帝时任民部侍郎等职。炀帝时在张掖主管西域互市,采访西域政教、风俗、山川、交通、物产等,著《西域图记》三卷,叙四十四国事,导使西域各族首领入朝。宇文化及称帝时,任尚书右仆射。化及失败,他被窦建德任用,制定朝仪。建德败后降唐,官至民部尚书。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去世,谥号“敬”。

 

读古人239.裴矩著《西域图记》

读文摘记

原文:西域诸胡多至张掖交市,帝在吏部侍郎裴矩掌之。矩知帝好远略,商胡至者,矩诱访诸国山川风俗,王及庶人仪形服饰,撰《西域图记》三卷,合四十四国,入朝奏之。仍别造地图,穷其要害。从西倾以去,纵横所亘,将二万里。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北道从伊吾,中道从高昌,南道从鄯善,总凑敦煌。(《资治通鉴》第180卷)

译文: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西域诸多胡人都到张掖做买卖。炀帝派吏部侍郎裴矩掌管这件事。裴矩知道炀帝喜好远征,做买卖的胡人来了,裴矩就探询各国的山川地理和风俗,国王以及百姓的风土人情,服饰仪表,撰写了《西域图记》三卷,共四十四国,入朝奏报给炀帝。另外还制作了西域地图,上面包括了西域所有重要的地点,从西倾山开始,纵横连亘将近二万里。从敦煌出发,到达西海,共分为三条路:北路从伊吾起,中路从高昌起,南路从鄯善起,总汇到敦煌。

读后随笔

人们常常把裴矩与他的《西域图记》连在一起。敬佩裴矩,往往是因为他编著了一本了不起的《西域图记》。遗憾的是,只听其声,未见其形。《西域图记》早已失散,人们不见原本、原文,留存下来的只有“自序”而已。假如当时能够将它保存下来,所产生的作用与效果却是难以估量的。

《西域图记》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西域指玉门关以西,我国新疆、中亚细亚一带,乃至地中海东岸地区。据传,该书记载了这些地区的地理、风俗、山川、交通、物产等资料,并绘有地图。保留下来的“序言”中说: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即由敦煌至西海的三条路线。也就是说,记载了从敦煌出发,经过伊吾(今新疆哈密)、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鄯善(今新疆罗布泊),直到地中海东岸的三条大道。北道在天山以北;中道沿天山南麓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北;南道沿昆仑山北麓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南。这里的“西海”,应该是指地中海或印度洋。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亚欧之桥”,就在这三条大道上。可见,《西域图记》是最早的丝路全图。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裴矩迎合炀帝喜好远征的心态,将自己所著的《西域图记》献给炀帝,并对炀帝说:“凭借着国的威德,将士的骁勇,渡过濛汜水,翻越昆仑山,易如反掌。但是突厥、吐谷浑分别统辖着羌人、胡人的国家,因为他们的阻挡和抑制,所以羌、胡之国不能来朝贡。如今由商人秘密送来很多诚恳的书信,翘首盼望,愿为大隋的臣属。倘若降服并占有他们,务必要认真安抚管理。只须由朝廷派出使者,不必动用干戈,诸蕃国从属于我们以后,吐谷浑、突厥就可以灭掉了。使戎狄、华夏融合为一体,就在此一举了。”炀帝大喜,厚加赏赐,并每日引见,询问西域之事。裴矩还盛言“胡中多诸珍宝,吐谷浑易可并吞”,炀帝相信此言,委托裴矩办理这方面的事务。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十月,裴矩再次来到张掖,重建“张掖经济特区”,用厚利吸引远道商人前来进行贸易,西域的胡人自由来往,络绎不绝。由于边贸耗费财物过多,国内疲乏凋弊,终使“张掖特区”消亡。

裴矩对隋炀帝的一味迎合,在“张掖特区”试验上的失败,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对《西域图记》的认同。相反,《西域图记》抬高了裴矩的身价,帮了他的大忙,使他在多变的政治斗争形势下,稳稳地站住了脚跟。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三月,宇文化及发动兵变,诛杀隋炀帝,不少大臣身遭灭顶之灾,唯有裴矩得到幸免。第二年,窦建德杀宇文化及,裴矩被俘后又受礼遇,成为窦建德身边的干将。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窦建德为唐军所败,裴矩却被唐朝授予殿中侍御史,继迁太子詹事、侍中。一时间,他成了唐太宗不可或缺的重臣之一。也被称之为隋唐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和地理学家。(以上裴矩像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