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236.萧宏“殖货无厌”

(2017-08-24 06:04:51)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合众篇058】萧宏(公元473526),南朝梁高官。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武帝弟,封临川王。历任侍中、太尉,司徒、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临川王等职。他家有房百间,积钱三亿余,他物不计其数。武帝喜其无政治野心,更加宠信。

读文摘记

原文:宏奢僭过度,殖货无厌。库屋垂百间,……上意益疑之,于是屋屋检视,每钱百万为一聚,黄榜标之,千万为一库,悬一紫标,如此三十馀间。上与佗卿屈指计,见钱三亿馀万,馀屋贮布绢丝绵漆蜜纻蜡等杂货,但见满库,不知多少。(《资治通鉴》第148卷)

读古人236.萧宏“殖货无厌”

译文:梁武帝天监十七年(公元518),萧宏生活过分奢侈,聚敛钱财无止无休。私家库房多达一百余间。……梁武帝见了愈加生疑,因此逐间房舍一一查看,只见每一百万钱堆成堆,用黄榜作标记,每一千万钱为一库,上面挂了一个紫色记号,总共有三十多间钱库。梁武帝与丘佗卿屈指一算,单是库里的现钱就有三亿多万。其它各库房里存满了布帛、丝绸、绵絮、漆器、蜜麻匹、蜡等各种杂物,只见堆满了房间,数不清究竟有多少。

读后随笔

身居临川王高位的萧宏,却是个“殖货无厌”者。所谓“殖货无厌”,就是聚敛钱财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在萧宏家,有库房多达100余间,其中30间存放的是钱,足有三亿万。其余70间放满了布帛、丝绸等贵重物品。萧宏有这么多钱财是怎样来的,无人知晓,只知他在京都附近有数十个邸店,出借高利贷,以百姓的田宅邸店作为抵押,悬上文券,到期还钱还物,否则就将原来的主人驱逐出去,夺取田宅。这大概是他敛财来路之一。这种敛财法非常坑人害人,据说京城及东部的百姓失去田宅家业的相当多,贫寒者苦不堪言。当时有《钱愚论》,讥讽过“萧宏现象”。

萧宏“殖货无厌”,却博得梁武帝萧衍的好感。梁武帝经查证认为,萧宏如此奢侈,却没有反叛之意,只有物质追求之心,是个政治上“放心”人物。在梁武帝看来,一个过度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的人,最容易变得政治上无所目标、军事上无所谋略、理论上无所高见。所以,萧宏不论怎样发展变化,也只能是一个鼠目寸光的“殖货”者,不存政治野心,也没想去夺取皇位。原来,梁武帝的底线是守住自己皇位,只要六弟萧宏不与他争夺朝政大权,敛财无厌就算不了什么。假若萧宏敛财,是为了争夺皇位,那梁武帝肯定不会讲兄弟情面,一定会下决心除掉这只“大老虎”。

萧宏在军事上、政治上确实是个庸才。《南史·梁宗室传》记载,天监五年(公元506年)九月,临川王萧宏以皇上弟弟的身份统兵攻魏,武器装备精良崭新,军容甚壮,北方人认为百十来年所没有见过。梁军到达洛口(今安徽凤阳西南),因内部不和,夜间突遇暴雨,军中一片惊慌。面对这种情况,生性懦怯的萧宏,胸无谋略,拿不出可行办法,便带着几个人骑马逃跑了,将士们四处找不到主帅,只好跑散而归,所丢弃的兵器,水中和地上到处都是,死亡者近五万人,遂至溃败。萧宏自从兵败洛口之后,常常怀着羞愧、愤恨之心,京城中每当发生不光彩的事,总打着萧宏的名号。偷窃案件发生,说是与萧宏相关;就连强盗抢劫,也称是受萧宏指使的等等。由于事情虚实难查,梁武帝也就宽恕了他。但终因萧宏府内藏匿杀人犯吴法寿,萧宏被免去了一切职务。以后,又有人告发萧宏府内藏有兵器,预谋造反。面对不争气的兄弟,梁武帝杀之不忍,纵之不安,直到深入实地,亲自查明了虚实,只是“殖货无厌”,这才放下心来,“兄弟方更敦睦”。不久,梁武帝又恢复了萧宏的职务,还任命他以中军将军之衔行司徒之职。

司马光就此评论说:“宏为将则覆三军,为臣则涉大逆,高祖贷其死罪可矣。数旬之间,还为三公,于兄弟之恩诚厚矣,王者之法果安在哉!”(《资治通鉴》第148卷)萧宏作为将领则覆没三军,作为臣子则大逆不道,不处以死罪可以,但也不该官复三公,否则帝王的法度又何在呢?司马光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认为梁武帝不应该姑息迁萧宏。然而,后世从梁武帝姑息萧宏中看出,封建帝王的本性是多么的自私而丑恶啊!(谢谢图片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