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204.西汉老臣龚胜为何走上绝食之路

标签:
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合众篇027】龚胜(公元前68—公元11年),字君宾,西汉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好学,通五经,著名节。初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县令。哀帝时征召为谏议大夫,屡次上书抨击刑罚严酷、赋敛苛重。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王莽秉政时,归老乡里。王莽代汉后,以一身不事二主为由,拒不受征诏,后绝食十四日而死。
读文摘记
原文:遣使者奉玺书、印绶、安车、驷马迎龚胜,即拜为师友祭酒。使者与郡太守、县长吏、三老、官属、行义、诸生千人以上入胜里致诏。使者欲令胜起迎,久立门外。胜称病笃,为床室中户西、南牖下,东首加朝服拖绅。使者付玺书,奉印绶,内安车、驷马,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使者要说,至以印绶就加胜身;胜辄推不受。使者上言:“方盛夏暑热,胜病少气,可须秋凉乃发。”有诏许之。使者五日壹与太守俱问起居,为胜两子及门人高晖等言:“朝廷虚心待君以茅土之封,虽疾病,宜移动至传舍,示有行意;必为子孙遗大业。”晖等白使者语,胜自知不见听,即谓晖等:“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谊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胜因敕以棺敛丧事:“衣周于身,棺周于衣。勿随俗动吾冢、种柏、作祠堂!”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资治通鉴》第37卷)
译文: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王莽派使者带着诏书、官印,驾着四匹马的安车,迎接龚胜,当即宣布师友祭酒的任命,使者与郡太守,县里的县令、县丞、县尉、郡县的三老,郡县府中的下属成员,乡邑中品行高尚的人,儒生共有千人以上,拥到龚胜住的地方去致送诏书。使者打算让龚胜起身出门迎诏,久久地站在门外等候。龚胜声称病严重,把坐榻放到屋子房门西侧靠南的窗下,卧在榻上头向东方,身穿官服拖着大带,使者交付皇帝诏书、奉上官印,送上四匹马驾的安车,上前向龚胜说:“圣明的新王朝没有一天忘记先生。朝廷制度还未确定,等待先生来主持国政,想听听先生准备实行哪些措施以使得国家太平?”龚胜回答说:“我向来愚昧,加上年纪老迈,而又身染重病,命只在很短的旦夕之间了,如果随使君上路,一定死在途中,实在是极端无益的事。”使者为了讨他愉快,竟至将印系佩在龚胜身上,龚胜坚决推辞。使者只好向朝廷奏报:“现在正值盛夏,天气酷热,龚胜有病,缺少气力,是不是可以等到秋季凉爽时再动身?”王莽下诏允许。使者每隔五天,就与郡太守一同去问候龚胜的起居饮食,并告诉龚胜的两个儿子和学生高晖等说:“朝廷虚怀若谷地用封侯的礼仪来对待龚先生,他虽然身患疾病,但也应该移住到驿站官舍去,表示确有应征进京的诚意;这样做会为子孙后代留下庞大的家业。”高晖等人把使者的话转告龚胜;龚胜知道自己推辞不会被许可,对高晖等人说:“我接受汉王朝的厚恩,无法报答;而今年纪已老,早晚就会入土,从道义上讲岂可以一身而侍奉两家君王?将来到了地下如何去见故主呢?”龚胜于是吩咐他们准备后事,说:“衣服只要能包住身体就够了,棺材只要能容纳穿着衣服的身体就够了,不要追随时俗的风气去给坟培什么土,种植什么松柏,建造什么祠堂。”说完就不再开口喝水吃饭,历时十四日而死,终年七十九岁。
读后随笔
“遂不复开口饮食”,说的是龚胜绝食开始了。他为什么要走上绝食之路?此事说来并不复杂。王莽篡权第三年(公元11年)。当时,全国上下,功名利禄之徒以及攀龙附凤之辈,全部都改换门庭,投奔到王莽门下。还有一批人为了仕途,被王莽假仁假义所迷惑,不遗余力地为王莽呐喊助威。但是,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看穿了王莽的真面目,于是归隐山林,不事朝政。龚胜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人。他的理念是,不能“一身事二姓”,既是汉朝臣民,就不应该投靠王莽。他的行动是远离朝政隐居乡里,可王莽之徒却频频逼其就范。无奈之下,龚胜只好走向绝食亡身之路。龚胜的绝食,蕴含着清高守节的传统美德,因此为后人所敬仰。
其实,龚胜的绝食故事,为人所熟知。王莽篡汉,建立了新朝。此时的王莽为了笼络人心,想要龚胜重新出山,担任重要官职,当传令的使者到他家乡门前时,他却称病不起,卧床闭门不出。于是使者走到他的床前宣读了使令,龚胜推辞说:“我生性愚笨,加上年老多病,命在早晚之间,假如勉强随你上路,必死途中,对政局也是无益的。”之后使者和官员继续劝说他,龚胜自知难以推辞,就招呼儿子和门生高晖到跟前,对他们说:“我受汉家厚恩,无以报答,现在年纪老了,早晚入土,我怎么能一身侍奉两姓皇帝,无脸见死去的皇上呢?”同时吩咐他们准备后事说:“我为官一直清廉,所以死后也不能奢侈。记住,我死后穿的衣服只要能包住身体就行了,棺材只要能放得下我就可以了。还有,不要追随时俗的风气去给坟培什么土,不要给我种植什么松柏,建造什么祠堂,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啊!”接着,就不再开口喝水吃饭,绝食14日而死,享年79岁。
龚胜因“不事二主”而绝食,可谓是汉朝的死忠。其实,王莽政权与汉家王朝并无本质区别,且不论投靠谁是对是错,但只就龚胜从一而终不忘故主的节操来看,是难能可贵的。历代民众最厌恶的是,“墙倒众人推”和“有奶便是娘”。所以,龚胜的这一绝食行为能够名垂青史,也是可想而知的。
绝食,是一种自我残杀的方式。一般说来,不盲目主张所谓的“绝食”,因为它是对人体的无端摧残,自损人权。不过,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后世的福祉,而进行的绝食斗争,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龚胜因不愿投靠王莽而绝食,似乎局限于为封建守节,因此今人不该全盘肯定,当然也无须全盘否定,历史问题应作历史分析。(插图选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