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句099.功狗功人
(2015-12-09 07:38:51)
标签:
文化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成语源之十九读文】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
原文:帝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资治通鉴》第11卷)
译文:高帝说:“你们知道打猎是怎么回事吗?打猎,追杀兔子的是猎狗,而放开系狗绳指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人。现在你们只不过是能捕捉到奔逃的野兽罢了,功劳就如猎狗一样;至于萧何,却是放开系狗绳指示猎取的目标者,功劳和猎人相同啊。”
句释:“功狗功人”,比喻成就事业的直接实行者和指挥者。
【读后随笔】
公元前201年甲申(初九),汉高帝刘邦开始分封奖赏功臣。萧何为首功,封为酂侯,所享受赋税收入的民户最多。众将领不服,说:“我们身披坚硬铠甲手持锐利兵器,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也交锋几十回合。如今胜利了,萧何曾未冲杀在前,只是操持文墨发发议论,封赏却反倒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啊?”针对这种不服气的现象,汉高帝讲了上面那一番关于“功狗功人”的话,众将听后不再说三道四了。
“功狗”,比喻立功的战将;“功人”,比喻立功的军事指挥者。作战犹如打猎,其胜利,既有猎狗的功劳,又有猎人的功劳。猎狗与猎人相比,自然是猎人的作用大于猎狗的作用。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且不细究,但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往往会留下深深的印记。《官场现形记》一六回:“从前古人有个功狗功人的比方:出兵打仗的人就比方他是只狗,这发号施令的却是个人。”这里的从前,实际上指的是汉高帝六年;所谓的古人,指的就是刘邦。
“功狗功人”实际是比喻成功事情的直接实行者与指挥者。后来,人们对“功狗功人”这个成语说的不多。也就是说,在立功授勋会上,一般不讲“功狗功人”了。原因大概是,这一比喻中有“狗”。将人看成狗,似乎有伤大雅,也不文明;立功的战将与指挥者,听起来也不舒服。然而,不说不等于不用,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战争中的立功授奖,组织筹办单位在筹备操作时,实际上是注意了“功狗功人”问题,区分直接实践者与组织指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