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美东
徐美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818
  • 关注人气:4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古人093.“断足”军师孙膑

(2015-11-18 05:35:03)
标签:

历史

笔记

《资治通鉴》


【将相篇之四读文】

原文:初,孙膑与庞涓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者;齐使者窃载与之齐。田忌善而客待之,进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于是威王谋救赵,以孙膑为将;辞以刑余之人不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膑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资治通鉴》第2卷)

译文:周显王十六年(公元前353)当初,孙膑与庞涓一起学兵法,庞涓在魏国做将军,自己估量才能不及孙膑,便召集孙膑前来魏国。孙膑到来后,庞涓设计依法砍断孙膑双足,并在脸上剌字,使孙膑终身成为废人。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以受刑人身份与齐国使者暗中相见,说服了齐国使者;偷偷地把孙膑藏在车中运回齐国。齐国大臣田忌把孙膑奉为坐上客,又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他对答如流,于是延请他为老师。这时齐威王计划出兵援救赵国,任命孙膑为大将;孙膑以自己是残疾者婉言谢辞,于是以田忌为大将而孙膑为军师,让他居坐在辎车中,出谋划策。

简介:孙膑(?—公元前316),战国时著名兵家。真名失传,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一带人,孙武后裔,与商鞅、孟轲为同时代人。约在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与庞涓同时从师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忌妒他的才能,将其骗至魏国,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为齐使者秘密带回齐国,经将军田忌举荐,被齐威王重用为军师。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两次击败魏军,迫庞涓自杀,使齐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他在作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创造了著名的“围魏救赵”战法,为古今兵家效法。所著《孙膑兵法》,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总结了战国中期以前的战争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给后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军事理论遗产。

【读后随笔】

断足不断志,战场显神威。这是对一代古兵家孙膑的称誉。孙膑的确是这样。原本满怀壮志成为战场上一名战将的他,一时之间却成了一个双足被断的残疾人。庞涓以为,此后孙膑纵有天大本事,也难以和自己较量了。人心如此的狠毒,命运如此的不公。孙膑愤怒过、痛苦过、消沉过,然而一切都无济于事。经过一番深思之后,他不让自己的理想泯灭,要振作起来,面对现实,不再怨天尤人了。他坚信,只要自己坚忍不拔的努力,残疾者仍可上战场、照样有作为,也绝不能落在庞涓的后头。

在桂陵之战中,孙膑指挥齐军深入魏地,坚持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原则,运用“围魏救赵”的战法,大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这一仗,显示出孙膑战场上的指挥决策才能。有关桂陵之战的记载如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孙膑)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揭于外,老弱疲于内;子不若引兵疾走魏都,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以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十月,邯郸降魏,魏师还,与齐战于桂陵,魏师大败。(《资治通鉴》第2)

在马陵之战中,孙膑利用魏将庞涓的弱点,同样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法,然后制造种种假象,诱敌至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突然发起攻击,全歼魏军。这一仗,是孙膑与庞涓交手,比出了他们之间军事智谋上的高下。有关马陵之战的记载是这样的:

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田盼将之,孙子为师,以救韩,直走魏都。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魏人大发兵,以太子申为将,以御齐师。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乃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獈,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树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资治通鉴》第2)

孙膑巧用奇兵,接连打败强大的魏军,威名迅速传遍天下。马陵大捷后,齐威王要给孙膑加官受爵,他执意不肯。不久,他向齐王请求免去现有的军师职务,找到一处清静的地方,招收几个学生,总结、研究早年所学兵法知识和自己的作战经验。看来,《孙膑兵法》89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和形成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