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人074.魏文侯“期猎”
(2015-09-20 05:29:20)
标签:
历史笔记《资治通鉴》 |
【王侯篇之五读文】
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资治通鉴》第1卷)
译文: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魏文侯与群臣饮酒,正在欢乐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奇怪地问:“今天饮酒正在兴头上,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了今天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那边的会面约定!”于是驾车亲自到了山野,告诉村长因雨停猎。
简介:魏文侯(?—前396),战国时魏国的建立者,名斯。公元前445—前396年在位。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是一个颇有作为的诸侯。魏国在他的治理下,率先称雄诸侯,独步中原,曾西取河西(今黄河与北洛水间),北灭中山(今河北正定东北),南败楚国,夺得大梁(今河南开封)等地,魏国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仔细观察魏文侯的治国现象,虽然也有奖励耕战、兴修水利、进行改革等,但最为独特的东西,就是“仁德”治国,其基本点是一个“人”字,以人为本,亲民图强。
【读后随笔】
魏文侯在治理自己的属地中,十分重视亲民守约,常以实际行动做到诚儆不打折扣,守信不讲价钱,他的“期猎”故事为后人所传颂。一天,魏文侯与群臣饮酒,突然下起了大雨,魏文侯想到与山野村长约好了今天去打猎,虽然下雨不能打猎,但也得告诉人家,不能让人家在那里苦等。于是驾车亲自到了山野,与村长商定因雨停猎。魏文侯的“期猎”举动,在其他诸侯国也产生很好的反响,它们纷纷靠拢和相信魏国,魏国很快成为有威望的强国。
一般说来,大官在与小官打交道中,是难以对等守约的。常言道:官大压死人。他约定的事,你不敢懈怠,时空上不得有半点误差;可他却可以随意改变,“朝令夕改”的失约事,似乎家常便饭。而且这种失约失得让人不知所措,还不允许有埋怨情绪。魏文侯却不是这样,他身为国君,对方只是一个村长,国君对村长,又是下雨天,不去打猎理由很充分,还要不辞辛劳,冒雨亲自走一趟,告诉村长停猎,体现了大人物对小人物、小事情的诚信与责任。这样的领导者固然在古代不为多见,但着实令人敬佩。
与“期猎”相通,魏文侯在国家大事上,尊重他人,知错即改。有一次,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取得了胜利,可文侯却把夺得的地盘,封给了自己的儿子魏击。臣子任座却直言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赏有功人员,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听后勃然大怒,任座见势不妙,起身快步离去。随后魏文侯有点后悔,便听听臣子翟璜的意见。翟璜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在翟璜的提示下,魏文侯转怒为喜,意识到自己错了,立即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并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宾。